大明王朝1566

大陆剧大陆2007

主演: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祝希娟,徐光明,张志坚,郭广平,闫妮,郭东文,郑玉,张子健,王雅捷,王劲松,赵立新,徐敏,谭凯,肖竹,甘雨,刘毓滨,晋松,刘立伟,赵雍,徐成峰,王宇,陈之辉,杨涵斌,王戎,马小宁,胡灵灵,林海韵,三浦研一,穆泓屹,李婧,耿长军

导演:张黎

播放地址

 剧照

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2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3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4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5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6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3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4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5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6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7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8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19大明王朝156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20:21

详细剧情

  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倪大红 饰)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黄志忠 饰)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陈宝国 饰)练道修玄二十载,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当时的中国经济发达,市井文化也算繁荣,但社会各阶层矛盾突出,国家大面积实施的土地兼并使千百万农民一夜之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严嵩的专权引起了地方各级官员的不满,“倒严”之声甚嚣尘上,从上至下、从里到外,从朝廷到地方官府,到处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血雨腥风。忠臣良将与乱臣贼子纷纷登上了当时的历史舞台......

 长篇影评

 1 ) 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像哥这样的年纪,按理说是不应该晚上窝在家看电视剧的。可哥也有寂寞的时候。
哥寂寞的时候会上上豆瓣,豆瓣现在被一群文艺青年所占领,说话都比较客观,评分都比较靠谱。那天无意中在豆瓣看到了《大明王朝1566》,评分居然高达9.2!这对于寂寞的哥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在华语电视剧中,只有《走向共和》超过了这个分数,也就是说,在中国所有的电视剧中,这个《大明王朝》的品质位列第二,而这部片子哥居然没有看过。哥忽然有一种久违的,在海边拾到珍珠的感觉。

当然,哥并不打算把这部片子推荐给所有人观看,只有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底蕴的人才比较适合这部片子,因为其中的历史背景和台词都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比如胡宗宪责备马宁远为何不多看点王阳明的书。如果你不知道王阳明谁是,也就不知道他做过什么事,那么这句台词你就会看得云里雾里。

好了闲话不扯,故事在满天飘零的大雪中开始。嘉靖皇帝已经统治大明帝国三十多年了。如今的帝国,犹如一台老旧的机器,在艰难的运转。许多地方已经腐朽破败,大家只好拆了好零件,去补坏零件。如果再不对这台老机器加以修复,它就有崩溃的危险。

嘉靖皇帝在明朝十六帝中是最为聪明狡诈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说他?一个皇帝,痴心于修玄练道,不穿龙袍穿道袍,二十几年不上朝,却能牢牢的将帝国的权利握在手中。当年宋徽宗、李后主投身于艺术事业,难以抽身政事,导致国破家亡。嘉靖皇帝却能修道政事两把抓,哪一边都不用放下,自然有高明之处。

朝中虽有严嵩、严世蕃这样的奸臣,但也有徐介、高拱、张居正这样的忠臣加能臣。在朝中甚至是国内,遍布着他的眼线,几乎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他更喜欢把自己摆在幕后,像操纵木偶一般操纵着群臣,掌控着全局。以这种方式来统治国家,这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是少有的。可是有这个必要吗?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这些样板皇帝,哪一个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阴暗角落里,他们不都是站在帝国中心最耀眼的地方去缔造盛世吗?皇帝尚且如此见不得人,百官该如何?百姓该如何?

严嵩此时已经八十岁了,他是真正懂得这个帝国形式的人之一(另外两个是胡宗宪和张居正)。严嵩的老道和险恶是一点一点浮出水面的,严世蕃更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利欲熏心,又急攻心切。为了弥补父子二人在朝廷落下的的亏空,严世蕃不惜毁堤淹田,置几十万百姓的性命而不顾。这等令人发指的事,历史上算是少见了。

胡宗宪虽是严嵩的门下,却是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也是大明朝一个重要的棋子。他镇守东南,抵御倭寇,又看护着两个省的百姓。
他训斥马宁远,何谓“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是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这就是胡宗宪的做事原则,做应该做的是。严嵩是知遇恩人,该敬。毁堤淹田是伤天害理的事,该阻止。凡做事前先问该不该,这便是一种境界了。中国人讲究“术和道”。“道”为高、“术”其次。就是说一件事,首先问是否该做,其次才是怎么做。有了这个原则,便有了道德后盾。也就是“理”。
《雍正王朝》中,八爷说,四哥做的事为什么我们都难以阻止?就是因为他做事处处都占着个“理”。
给“理”找麻烦,就是和道德过不去。在中国的文化中,“没道德”这个帽子谁也背不起,就算是张献忠、洪秀全这样的恶人也不会自称没道德。
由于胡宗宪秉承这样的原则,所以皇帝信赖他、严党依靠他、海瑞等人也听他的话,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初见高翰文时,他对高翰文说,“你知道朝廷水有多深吗?”说出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胡宗宪早把朝廷的这一潭浑水看透。
为了弥补朝廷亏空就需要织造更多的丝绸卖给外商,为了产丝就要把百姓的稻田改成桑田,百姓不改就毁堤淹田,淹了田百姓没饭吃,只好把田贱卖给大商贾。朝廷的人随便一个政策,几十万人的生活就被毁了。这就是国家,百姓如草芥。
朝廷的水的确深,不是百姓所能探知。大家皆是P民,悬命的游丝在上面,在朝廷的指头上。国家一些让百姓无法理解的事,百姓只好理解为“你知道朝廷水有多深吗?”

海瑞可以说是整部戏的主角,他是以一个搅局者的姿态出现的。海瑞做事也有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与胡宗宪不同,他的原则是“良心”。
为什么海瑞官做得不大,却如此的出名。是因为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像海瑞这么做官的只有他一个!同样都是读书人,也都读得同样的圣贤书,为什么只有海瑞敢于把圣贤所讲的真理作为自己坚强的后盾,从而无往不利呢?

海瑞从一出场,就准备做一个烈士。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一个人若是以搏命的姿态去做事,他就会像一把利剑一般,披荆斩棘。而“良心”,就是海瑞这股力量的来源。
胡宗宪明白朝廷的水有多深,也明白朝廷的水有多浑,但是他只是尽量做到稳住这潭浑水。而海瑞不同,海瑞以区区小吏之身,剑指朝廷这潭浑水,把嘉靖皇帝直接逼上了PK台。这等勇气,千古难觅。

海瑞的那篇流芳百世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就像李时珍的药方一样,处处指向大明王朝的病根。这些病根就像皇帝的新衣,人人都知道,人人都藏着掖着。嘉靖皇帝读完奏疏后,就好像被剥去了道袍,赤裸的站在海瑞面前一样。嘉靖皇帝下旨立刻缉拿此人,可海瑞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材,面对不怕死的人,奈何?
海瑞以一己之身,直击皇帝,为大明、为百姓谋存。这等宁为玉碎的气量,让百官汗颜。

嘉靖皇帝陷入一生中最大的纠结,对于海瑞,杀,还是不杀。于是有了皇帝与海瑞最后的PK,嘉靖让儿子和孙子坐在自己身边,海瑞一次面对三个已经或是即将成为皇帝的男人,这一幕历史上极为罕见。
嘉靖说海瑞是笔架,海瑞则把嘉靖祖孙三代比成一个江山的“山”字,另外一个“江”字,则是百姓。我认为“山”代表永恒的权利,“江”代表流淌的百姓。“山”能改变“江”的走向,却阻挡不了“江”的流淌。如果“山”一意孤行,那只能换来山洪海啸。

嘉靖皇帝说:你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
海瑞回答“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最后嘉靖对自己做出了终极解释,这番大道理讲的极为NB,听完之后,有恍然醒悟的感觉,佩服编剧到五体投地,也佩服陈宝国如泰山般的气势将它讲出,本人原文搬上,一字不敢添改:

“你们要把这句话记住了,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在最终的PK台上,嘉靖皇帝最终还是压过海瑞一头,他留下了海瑞的命,作为给儿子最后的礼物,因为他明白海瑞是大明朝的一把神剑,能划破长空,整治这一潭浑水。但他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告诫儿子任用贤臣,儿子问,谁是贤臣?嘉靖说:徐阶、高拱、张居正。儿子含泪追问:三人之后,还有谁是贤臣。
嘉靖仰面长叹:那只有天知道了。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那身后的事,既是皇帝,也只能问天了。
1566年的冬天,又是一场大雪中,嘉靖皇帝驾崩。
他不会知道,几年后张居正主导改革,使大明朝恢复了元气,更有中兴之势。
他不会知道,张居正死后,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把张居正半生的努力化为乌有。
他也不会知道,五十多年后,阉人魏忠贤祸国殃民,把大明朝带入无底深渊。
他更不会知道,八十年后,一个叫李自成的人率兵攻进北京城,逼得朱由检吊死在煤山的那棵树上,自此结束了大明近三百年的统治。

这些他都不会知道,可我们知道,他们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2 ) 从中堂到部堂

大明里写胡宗宪,大体用的仍是走向共和里洗白李鸿章的套路,上下掣肘,左右胁迫,有报国戮敌之心,无奈命运乖蹇,不得不做下许多违心之事,十分悲情,也十分狗血。虽然海瑞才是编剧力主刻画的悲剧人物,但他是帝国根深蒂固的政治体制下的牺牲品,因道德的至高和精神的绝望而被塑造成自我牺牲的殉道者,正如海瑞本人的绝对孤独一般,他的悲剧不具备也不需他人关注以任何私人感情。胡宗宪陷入的困境却是一种常态,做人可独善其身,做官则必须兼济天下,私情公理,舍此存彼,几千年来如是,让人觉得亲切,也份外惋惜。

比较二人在剧中的境遇,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走向共和里的李鸿章还是个私心过甚官僚本位的政客,大明里的胡宗宪却差不多可作为循吏的一种范本,编剧对这位浙直总督应该是充满厚爱的。要求一个政体里全是如海瑞的清流显然不切实际,多几个胡宗宪一样的治国能臣,则国事尚有可为。能作为范本当然不是说没有弱点,同样是一心求死,海瑞备棺上疏的行为是责任感的体现,而台州战场上的胡部堂,只是在两难的局面下希冀逃避。严氏父子在明史中归入奸臣传,一干阴附者著名如赵文华鄢懋卿皆隶属严dang,收录于同一列传中。胡宗宪虽结交赵文华在先,贿赂严家于后,加赋敛财,私生活奢靡,又有献祥瑞媚上行径,撰史者并未将其视为奸党一类,因其力行剿倭,惠及东南,功在社稷,曰“以奢黩蒙垢”。剧本里避开了正史中这些更富争议的表现,将他对严dang的攀附解为对严嵩个人的感恩之情,虽然依旧血肉饱满,无疑削弱了此人性格中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这是个谨记为臣者本份的完美臣子,按剧中一再提及的“媳妇论”,称得上是一个孝顺翁姑,友敬叔伯,关爱后辈,勤恳持家的好“媳妇”,虽难为无米之炊,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勉力做到和光不同尘。嘉靖赞他“公忠体事,老成谋国”,固然是对臣下的最高肯定,又何尝不是最大的负担。

“顾全大局”是个很悲情的词。其时,东南局面可谓错综复杂。江浙是鱼米膏腴之地,又因诸多历史因素影响,明代赋税本已极重,负责内廷供给的织造局也设于此,由中央派内臣管理,常有威胁本地官吏之事发生,宫中又每每滥赏无度。嘉靖末,外有倭患猖獗,内有国库亏空,不得不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为卖给西洋以补亏空的五十万匹丝绸提供原材料。胡宗宪身为封疆大吏,不可能不知道此事牵涉层面之广,只可徐徐图之。织造局勾结浙江布政按察两使毁堤淹田,欲强使百姓改植桑苗,两县耕地被淹,百姓死伤无数,面对这样严重的后果,他不能漠然视之,也不能波及内廷和内阁,只得将责任归于修建堤坝的河道督察和两县知县,并上疏自辞,所谓被人卖了还要护着他,此是无奈一。朝廷也知情势危急,不准辞呈,仍令其管理东南军事,国策也还要实行下去,朝中两派还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宁可无视饥民饿殍遍野,也不肯拨粮赈灾,此是无奈二。如胡宗宪自己所言,躲得过“改稻为桑”,却躲不过日益逼近的倭寇,该面对的毕竟要面对。“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他的身家性命其实全系于东南战事上,一朝东南靖平,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等待他的可能就是无休止的弹劾清算。这一点,他看得明白,严嵩也看得明白,但事已至此无路可退,此是无奈三,也是为臣者不可扭转的死局。

正史里胡宗宪最终病死狱中,剧中没有交代他的结局,算是给极尽险恶能事的朝堂留有一点念想。读史书往往感慨万千,盖因千年以来,无论循吏诤臣,抑或通常所说的奸dang,能青史留名者,善终的又有几人?

 3 ) 转载——《大明王朝》中的经济帐

《大明王朝》中的经济帐


 

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趁着春节假期的空闲时间,笔者把湖南卫视在新年期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从头至尾看了一遍。

 

一、与《雍正王朝》的比较

刚开始看《大明王朝》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笔者觉得它比多年前另一部也十分有名的历史剧《雍正王朝》还好看,但看着看着就越看越觉得不对劲。笔者觉得《雍正王朝》好看,其实是冲着里面描写当时的一些经济政策去看的,就是里面所说的雍正推行的“新政”,即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这几项,这都是历史上真有其事的。在历史上,这三项经济政策中其实以摊丁入亩最为重要,其本质是人头税改为地税的一项税收征管改革。火耗归公次之,其实质是中央与地方瓜分税收的制度的改革。至于士绅一体纳粮就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反而在剧中描写的笔墨最多,这主要是因为《雍正王朝》想反映的矛盾之一是雍正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的对立,所以描写的重心都在田文境主持的“士绅一体纳粮”这其实并不算很重要的新政之一上。反而李卫在杭州主持的最为重要的“摊丁入亩”,却只是一笔带过。至于“火耗归公”就更是几乎只提了一下,没有作任何具体的描写。所以这是这部电视剧让笔者觉得比较可惜之处:看完了《雍正王朝》,恐怕绝大部分观众还是弄不明白什么是摊丁入亩吧。

反观《大明王朝》,第一集就是以一场针锋相对的财政结算、预算的内廷、内阁会议拉开帷幕,然后以此为前提展开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经济政策)。当时乍看之下,感觉里面的描写十分具体细致,就联想到如果《雍正王朝》描写摊丁入亩也能像《大明王朝》这里描写“改稻为桑”那样详尽细致就好了。

事实上,如果细心对照,观众也许就会发现,《大明王朝》在某一点上是模仿了《雍正王朝》的。如前所述,全剧一拉开,矛盾就聚焦在财政危机上。《雍正王朝》是借围绕康熙末年的财政危机来展开朝臣诸王之间的权力斗争,《大明王朝》也是借围绕嘉靖年间的财政危机来展开上至朝廷的权力斗争、下至地方的贪墨(贪污)治理之争。从矛盾的设置来说,确实《大明王朝》是更胜一筹,不过后面笔者会谈到,其实那是因为《大明王朝》中的所谓“改稻为桑”的国策是人为虚构的,也就可以方便地人为集中矛盾。反之,《雍正王朝》基本上是照史铺陈,历史自然是松散得多。

《大明王朝》的剧情铺展的逻辑大致如下。因为国库严重亏空,于是引出以加大丝绸出口“创汇”来填补亏空,于是引出提高丝绸生产规模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增加种桑规模的必要性,进而引出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的必要性。然而,由于这个国策其实整个儿是虚构出来的,与《雍正王朝》中的摊丁入亩之类的“新政”确实史有其事完全不同,后面本文将从经济逻辑上指出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明显不是太懂经济,从而造成这个故事虽然从矛盾设置的角度上说是很精彩,但其合理性从一开始就很成问题。刚开始看时笔者还并不知道这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只是以经济常识来逐一对照,就已经觉得问题甚多。

 

二、明朝的海禁与倭寇

首先,这部电视剧把嘉靖朝廷填补财政亏空的意图的实现,完全托负于对西洋出口丝绸的海上贸易,甚至把当时浙江历时十年的剿灭“倭寇”的军事行动部分地解释成是为了扫清把丝绸运送出口的海上通道,这可以说与真实的历史情况恰恰完全相反。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古代以严厉实施海禁而著称的朝代之一,其海禁政策持续了200多年,由明太祖朱元璋起,洪武四年 (1371年)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明太祖实录:卷 70》),拉开了海禁序幕,明成祖朱棣虽有官方的下西洋之举,但仍“禁民间海船”,严令“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明成祖实录:卷 27》)。到了《大明王朝》所描写的嘉靖年间,明世宗(即嘉靖)亦下令:“不许制造双桅以上大船,并将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各沿海省地方政府也纷纷下达指令:“私造双桅大船下海者,务必要一切捕获治之,”“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沿海军民,私与贼市,新邻舍不举者连坐”(《明世宗实录》)。

至于“倭寇”之害,正如近世史家澄清的那样,虽然最初确实是由于有小部分日本人因国内战争失败而流蹿到中国东南沿海作奸犯科,但到了后来,其成员主体已经主要是中国人,尤其是原来在东南沿海地区从事海上贸易经商活动的百姓。从历史上看,正是明朝的海禁断绝了对外贸易,才使东南沿海的许多百姓无以为生,导致福建沿海的一些商人成为海盗,这跟内陆地区的所谓“逼上梁山”其实是异曲同工而已,只不过是福建商人是被逼到烟波浩渺的茫茫大海上去了。也就是说,明代后期东南沿海所谓倭寇和海盗问题的产生,恰恰是直接与明王朝厉行海禁的政策有关。相比之下,在鼓励与海外通商的宋朝,东南沿海地区并没有出现特别值得关注的海盗、走私活动。然而,明朝却一反宋元时期政府容许、鼓励海上贸易的做法,除由王朝直接控制的朝贡贸易外,规定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严厉禁止私人的海上贸易活动。东南沿海居民自从汉唐以来就一直进行着海上贸易,这样的严刑峻法无疑断了他们的生路,从此,在有明一代,北至浙江、南至广东,东南沿海民间非法的海上贸易活动就始终未曾停止过。

近来有些言论认为,整个明朝政府虽然不鼓励海上贸易,但即便禁止也是口头说说,实际明朝的海上贸易相当发达,但这些“新论”并没有提出十分有力的资料作为支持。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倒也确实并非自始至终地禁止海上贸易,而是在倭患平定后,渐渐意识到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带来的巨大财富,在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嘉靖之子,《大明王朝》中的裕王)宣布解除海禁,准许百姓到东、西二洋经商,这就是著名的“隆庆开关”。随后中国的海上贸易确实得到了蓬勃、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在日本广岛发现了泉州明代船旗就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也是嘉靖以后的事情,嘉靖在位年间是不可能出现剧集中所描写的情景的。

 

三、“改稻为桑”的虚构问题

其次,即使退一步,容许作为艺术作品的电视剧有适度的虚构,假设嘉靖年间可以像宋朝那样有相当可观的海上贸易,那么以剧中提供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有很多不妥当之处。

例如,剧中提到,一匹丝绸出口的价格是10两以上(剧中前后说过两个数据,都不一样,但都在10两以上),在国内销售的价格是6两,那么出口无疑确实有巨大的利润。于是同一块田种桑比种稻有更高的产值。这里又涉及到一些农业常识的问题,《大明王朝》的编剧也是相当混乱的。如桑叶是从桑树产出的,不是插桑苗的。网上有出身浙江农村的朋友指出,农民种稻之余也会种植桑树,这是自古以来的种植传统,并不存在剧所说的不愿改稻为桑的问题。而不同的农作物对水土条件要求不同。在江南三大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喜湿,土质以中性壤土为宜;棉花耐旱并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土质以沙壤土为最佳;种桑则是“不论山水平原各乡皆可”。也就是说,种桑所需的田,与水稻需要的田不同,并不存在桑与稻争田的问题,这是整个虚构情节在农业常识上最大的疑点。

然后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姑且假设桑真的会与稻争田,既然一块土地用于种桑,产出桑叶后养蚕织丝的产值,是高于这块土地用于种稻产出的粮食,那么农民也是“经济人”,不会有钱不赚,又何用政府来强制推行什么“改稻为桑”?

事实上,治明清经济史的专家李伯重指出,明清江南地区,专业桑农以及只种稻不种桑、养蚕所需桑叶通过市场获得的农户都是少数。大多数农户既种桑,又种稻,几乎所有农户都养蚕。决定桑、稻种植比例的,主要是农户养蚕的能力。至于桑田与稻田的产值,以浙江桐乡的数据为例,1亩地植桑可养10数筐蚕,少亦4、5筐,最下为2、3筐(2、3筐即又有豆2熟)。丝贵时,蚕1筐即等于1亩之息,也就是说桑蚕1亩所入等于种稻1亩所入的4、5倍以至10几倍。唐甄《惰贫》文中记载了丝绸产量:“一亩之桑获丝八斤,为绸二十匹”。叶世倬《劝业桑田告示》记载了蚕丝产值:“凡好田种麦谷,每亩丰年纵收二石,不过值银二三两,若使种桑叶,每亩采叶饲蚕可收水丝九斤,值银十五六两。”所以,桑田的产值确实高于稻田,主要是丝绸产业本身的规模制约了种桑的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会自然地形成桑田的市价高于稻田,因为桑田的收成(产值)高于稻田。在这价格机制的刺激下,农民会自发地把适当的田地改稻为桑。这当然会导致粮食的减产,粮食价格会上升,使稻田的产值上升。而桑叶的增产则会拉低了桑叶的价格,导致桑田的产值下降。这样一升一降,市场力量会自发地调整,使整个经济体内稻与桑的比例达到最优。

当然,可能改稻为桑之后,种桑所需的人手少于种稻,导致劳力过剩。但这里有两个调节机制,一个是正如《大明王朝》中的丝绸大户(商人)沈一石所言,卖掉稻田的人或者转而做桑田的佃农,或者到织房去做生产丝绸的产业工人,这无非是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产业结构升级,而这本来就是所谓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同样可以由价格机制来进行调节,使各个部门的劳力生产率趋于一致。

 

四、借古讽今的用心

以上是假设政府不动,让经济规律发挥作用。当然现实也没有那么理想,政府也有它的作用在里面。但以《大明王朝》这电视剧的剧情而论,它安排的是政府官员想从“改稻为桑”的国策推行中上下其手,得以贪污。于是农民不肯改稻为桑的原因,不是农民没有经济头脑,不知道桑田的产值高于稻田,而是官商勾结,要贱买稻田。

以剧中提供的数据,稻田丰年的时候价格是五十石粮,歉年的时候价格是四十石,而淳安两县被淹后海瑞所极力争取的,也只是三十石。但官府却“黑心”到想只以六七石粮的价格来收购田地,于是这黑心的浙江官府,一上来就以马匹践踏农民才插下的青苗,后来更不惜在端午汛的时节,悍然炸毁九道堤坝,淹没农田,以求毁田压价。

看到这段剧情的时候,笔者想到的是,这样的剧情是在借古讽今,大概是影射征地过程中出现的低价收地、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但其实征地的问题在现实中要复杂得多,不是剧中表现的那样简单粗暴,而且现在有了国家政策的规限,实际上低于农地(注意,不是农地改成工业用地之后的)市价征地是不可能的。于是笔者为编剧想到的另一个理由是,官员要贪污!如果丝绸大户要按市价买稻田,利润当然要比贱买农地低得多,这利润要同时供给沈一石等商人的营商收入与官员的贪污,自然导致贪污的空间少了,官员是为了便利贪污而这样不惜代价地造成贱买土地的局势。

但后来的剧情发展几乎又是否定了这一点。首先是沈一石家产被抄没后,郑、何两个官员把他的“固定资产”作价卖给徽商,计算细帐时提及,沈一石名下的桑田按市价是一亩五十石粮。这么一看,桑田的市价竟然是与稻田一样的!那怪不得沈一石不肯以五十石的市价来买稻田,因为这样做他完全没有利润可言。既然说桑田的收成高于稻田,桑田的市价就不可能不高于稻田。其次,沈一石的家产一抄,居然发现他是个空壳,所谓浙江首富,家中只有不到二万两白银。这就更让人疑惑,沈一石干嘛要那么热心地卷入到这件事中去?他根本在这里面赚不到钱,赚到的钱都给浙江官员和织造局的人贪去了,沈一石的“生产积极性”从何谈起?任何官商勾结,当然商人一方是要向官员支付贿款,有贪污的成本在内。但如果扣除贪污的成本之后,其利润还不如正正当当地做生意,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去跟官府勾结,额外地支出贪污的成本?如果说农民不肯“改稻为桑”是他们有可能太老实而不懂算经济帐,那么沈一石这个“正牌”的商人,怎么竟然也不会算如此简单的经济帐呢?

 

这些细节追究起来,就会觉得整部《大明王朝》的所有尖锐矛盾,从一开始的基石就极不可靠,官员根本没有必要如此急于“官逼民反”,商人也没有必要如此白干一场地卷入其中。其实,从这剧集所设定的矛盾焦点来看,去拍王安石变法可能更为适合,因为那个年代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路线之争、新旧党之争、人事之争,全都有历史现实为基础,比起《大明王朝》这样立论基础差不多是完全凭空虚构的,总要可靠得多。毕竟,真实历史与本来就是从万千世界的现实中总结出来的经济规律或经济学原理,是不会有逻辑上的冲突矛盾的。

 4 ) 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的一句台词

以下所有言论全部建立在剧中人物基础上,和历史不符之处以电视剧为主。 本片以扳倒严嵩为主线,以改稻为桑这一虚构事件为主要载体,从明朝嘉靖皇帝在位的某一天开始讲述了明朝甚至我华夏历史的转折点。而引发改稻为桑事件的火种,表面上看就是缺钱。 是的。缺钱。就这么简单。 从第一集开头打死钦天监就已经隐隐铺陈了三方政治势力。第一股,以司礼监为嘉靖皇帝代言人的皇权派,第二股,以裕王为代表的改革派和继承者们,第三股,以严嵩严世藩为代表的当权派。 三方势力齐聚内阁正在进行一场财政会议,会议的主题依然是缺钱。严世藩和徐阶高拱在御前争锋相对,而嘉靖一脸高深莫测坐在他的道台上。 小时候看我没懂,纯粹以为严嵩是奸臣,用掉了国库中大笔的钱,然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代表月亮惩罚他,裕王亲君子远奸臣,最后这件事情HAPPY ENDING。若干年后再倒回来看才发现自己以前纯属脑残。 严嵩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其背景不再赘述。历史上奸臣的结果还是抄家菜市口伺候比较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但是这个奸臣居然没有被皇帝杀了简直岂有此理!! 所以这件事其实很微妙。 我们先稍微整理一下全剧脉络:引子,钦天监被皇帝杖杀。表面原因有点不记得了,印象里是这倒霉催的钦天监参奏朝廷花钱太费,深层次含义其实是对着严党来的。因为当时掌权的是严党啊,花钱太费不就是在说严党行政垃圾要换人么?但我们的朱道长不是这么理解,嘉靖的帝王心术让他觉得你一个钦天监怎么连各部具体开销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必然是徐高张说的,而这么明晃晃对着严党来恐怕不只是党争。钦天监是徐党的人,那徐党是谁的人呢?说严党行政垃圾,那用严党的自己又如何呢?这到底是纯粹党争,还是有人“背后指使”,想逼宫啊?个人认为,徐党指使钦天监上那个折子未必没有“逼宫”的意思,而背后影影绰绰多半确有裕王影子。况且有没有其实也没多大相干,因为有没有裕王,徐党也是和裕王脱不了干系的(印象里徐阶张居正做过裕王老师,是的你没有看错,张居正比裕王小但的确是他老师,并且徐阶还是张居正的老师。我甚至怀疑张居正的威信是在裕王府建立起来的,所以李太后一生对他五体投地式佩服,比自己老公小了快十岁学问还那么高23333。而高大炮从头到尾站队裕王,他想百尺竿头呢。是这么一种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所以这事有没有裕王他也脱不了干系,这剧所有人全是身不由己。)到内阁财政会议(缺但钱,讨论怎么来钱。题外话,裕王在他们开财政会议时在王府的战战兢兢绝不是那些千古一帝十全老人电视剧里的示弱,他是真的弱,真的害怕。因为太子之位多年悬而未决,裕王空有太子之实而无太子之名,随时会被道长厌弃。何况道长迷信玄修,蓝神仙跟他说过二龙不相见,他就真的免裕王请安,不怎么跟他接触。当年,因为倒严死去的朝廷风骨如沈公,杨公,多么铁骨铮铮,却依然丝毫无法撼动严党的地位,钦天监周云逸一样不能,不但不能,恐怕还会引来嘉靖雷霆之怒。钦天监的死已经证明了嘉靖的态度,而在内阁财政会议上再度发难政治风险就会很高,但是徐高张依然去那么做了。叫他如何不战战兢兢。他是直到李妃诞子后才觉得徐高张和自己未必会有难的,理由很简单啊,江山社稷,薪火相传。剧里嘉靖就一个儿子,现在儿子生了唯一的孙子,地位基本稳固了。),严党和徐党激烈交锋,最后商定一个改稻为桑的结果(改稻为桑,织出丝绸,卖给歪果仁,国库自然有钱了,国税自然也有了。)再到江南出事(强行推行改稻引发了决堤事件,官逼民反等等一系列),海瑞出现,发出大明王朝一声铿锵地怒吼,最后几方势力共振,严党垮台。 脉络整理完毕,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引起一切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钱啊。那钱究竟去哪儿了呢?

搞清楚钱去哪儿了就能搞清楚这部剧最核心的迷雾——这一切都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正因为缺钱,才会有之后的国策——改稻为桑。才会有马宁远之流中下阶层官员在忠君的思想下,强行推动改稻为桑,逼民于水火,才会有胡宗宪赵贞吉这些或老成谋国或油滑能臣在大明绽放出他们的光芒,才会有沈一石这类所谓大商贾欲借东风,官商勾结,最后却留下“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自焚而亡;才会有杨金水在浙江揣摩圣意,故意决堤,激起民变,才会有国之利器海瑞发出千古怒吼,宝剑出鞘,真正撬动严党倒台的第一块基石,才会有名垂青史的海瑞骂嘉靖。    那么,钱究竟去了哪里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本文题目说起。 本文题目为一句台词,是严氏父子陛见之后,退出宫外,严嵩对张牙舞爪的严世藩说的——“记住:整个大明王朝,只有一人能够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只有一人能遮风挡雨,就是你爹,不是你!” 私以为这剧台词写得太特么有味道了,简直一句道尽严嵩二十年盛宠不衰的终极秘密,并将嘉靖和严嵩之间的君臣利害关系一针见血的剖析在观众面前。   想要搞清楚严嵩嘉靖的君臣关系,就要先搞清楚嘉靖皇帝这个人。 嘉靖十四岁时登基为帝,从十四岁到十七岁三年,这位少年天子啥也没干,就干了一件大事,便是史书后来称之为“大礼议之争”的事情。简单说,就是嘉靖要给自己亲爹按太上皇规格祭祀(前任正德皇帝无子,才选了嘉靖做皇帝),群臣不肯。深层次说,这是嘉靖在借大礼议的规格问题,欲确立自己继位的法理正当性。再深层次说,这是嘉靖为代表的皇权和以阁臣、御史为代表的相权之间的殊死搏斗。搏斗的代价,是杖毙几十个,打残几百个,摘官几千个,贬了几万个朝廷命官。搏斗的结果,是皇权的全面胜利。 我举此例只为说明,这位十七岁的少年天子是怎样的心性。他要的,不管代价如何一定要得到,他不要的,不管代价如何他就是懒得看一眼,他才是大明王朝真正呼风唤雨之人,所有人,都要、听、话! 他贪财,他好色,他迷信,他要长生,贪淫奢享,昏君该有的特点一样没有少。甚至宫女偷偷商议要弄死他,不然日子没法过了。 尽管如此,他沉迷炼道,(朱道长在剧里一直摆出一副随时都会飞升的姿势),二十年没上朝,居然仍旧牢牢掌控君权,从未旁落,他倒严党而未倒严嵩,杀严世藩而未杀海瑞。我真的发现本剧中的嘉靖皇帝算是史上最成功的庸君没有之一。扯远了。 在嘉靖发现严党收税给自己800万两而给皇帝留了400万两后,彻底开启发狂模式。 “他严嵩拿800万两,朕拿400万两,还要朕感谢他们!!” “这都是朕的!都是朕的!!” 浙江故意决堤他没有发怒,百姓流离失所他也没有发怒,严党贪污更是不在话下,贪了他嘉靖的银子却龙颜大怒,天子一怒,血流成河。 这下找着关键了。 哦,原来国库空虚是嘉靖自己弄的! 嘉靖下决心除去严党,我终于能在片子后半段看见一直泰山岿然不动的严嵩(党)撕破脸皮,露出狰狞面目,进行最后反扑。 一切都是钱闹的。

(划重点!!!到底严党贪了多少钱我不记得了,七八年前看的剧不可能那么清楚,重点是嘉靖拿小头严党拿的大头!!这才是嘉靖发怒根本原因!也是嘉靖决心倒严的根本原因!)

他倒严的主因既不是严党弄得民不聊生也不是严党党同伐异,而是凭什么严嵩拿的比本道长多。严嵩这把遮风挡雨的伞伸的太过。一个多么令人齿寒的理由。 嘉靖作为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作为当时体X制内最有可能改变这一切腐朽的关键点,坚定不移地继续他的腐朽。 他要权利而不要责任,要享受而不要制约,不但不要,还要放狗咬制约他的人,咬制约他的制度,他想让自己爽,就让整个国家不爽,他把他的子民扔出去,任由官吏鱼肉,他管不了,也不想管。为什么?因为他自己才是造成这一切的背后推手。他比官吏更可恶,他纵容官吏如此,他养成这种土壤,他是最大的万恶之源。 最后,吕芳去守皇陵了。大太监杨金水在浙江叫他干儿子故意决堤是揣摩到了上司兼干爹吕芳的意思,而吕芳则是揣摩上意,这个“上”是谁,不言而喻。(吕芳的干儿子黄锦就说过他们太监不是人,是有朱道长和吕芳才是半个人,所以太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嘉靖和吕芳毫无疑问。而吕芳安身立命的根本则是嘉靖。根本不用怀疑司礼监对皇帝的忠诚度和依赖度,有些看官得出司礼监蒙骗嘉靖我竟不知说什么好。。。。。明朝对封建社会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使用太监巩固皇权,使用内阁,压制太监,使太监和内阁终其270余年互相残杀,使君权空前集中罢了。太监无子,不可能造反,只可能配合其他势力乱政。而内阁都是翰林出身,明朝能做翰林的全是进士,文官权利空前强大的一个王朝,几乎是顶峰。这就决定了文官集团不可能看得起太监,即使为了目的暂时苟且也很难长此以往,内阁设首辅而不设宰相也决定了文官权利不会只取决于一人。所以各方利益相互掣肘,不会发生重大变革。题外话,张居正十年神万改革的确非正常状态,逼走高拱后,内阁十年基本就张一人,这是非正常的,没有持久性。为什么没有持久性这是题外话,不在此赘述。)严世藩死了,他必须死,不杀他如何平民愤,平官愤?严嵩抄家了,但他不能死,因为他死了就再也没有人敢给嘉靖做狗了——皇帝还是在惜名声,他不想承担过河拆桥的恶名。总之,奸臣伏诛了,坏人全死了,二十年的内阁首辅,说罪是你就全是你,贪财?淫奢?与民争利?那是严嵩!皇帝依旧英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大明王朝一片盛世清明。 他不杀海瑞的心思,其实和严嵩是一样的。 他用黄河长江论和海瑞进行最后的激辩(其实也能理解为自辩),告诉海瑞为君之不易,明着看是教诲,其实有点被海瑞扯掉底裤后退无可退的狗急跳墙模样——我特么多不容易,你给点面子,别把我贪婪自私漠视民生的事实揭出来了!嘉靖用皇权和天然的君臣位分,半诉苦,半陈述事实,半狗急跳墙,半狡辩的方式将海瑞压了下去。他甚至还有点委屈。他恨海瑞揭开了大明王朝腐烂的真正原因,他恨不得杀了他,但毕竟没有杀。因为他不想担恶名(杀舆论意味着什么,嘉靖一直不是昏君这是其一。其二,沈、杨作为舆论被他杀了,是因为他们没有点穿最后一道遮羞布,打转半天还是反贪官不反皇帝。而海瑞不同,他前无古人,把皇帝才是万恶之源血淋淋直白粗暴撕给天下看,嘉靖反而顾忌,因为他真的还不是昏君。与此做对比明显的是钦天监,嘉靖毫无压力地把他杀了。),他还要一个“容许臣子进谏的好名声”,一个合格的帝王基本原则他还不敢冒犯(不然剧尾他不会再度穿上朝服,海瑞如何死谏也都不会成功)。他何尝不知海瑞说的都是实情,但揭开的遮羞布是再也无法穿回去的,他下不来这个台,也无法再用类似严党之流作自我麻痹,所谓某党作孽但皇帝英明的借口已被海瑞撕烂。

但为了维护他个人的威信,他也不想或者不愿在自己的时代使用海瑞了——将海瑞定罪关押。裕王登基后特不特赦海瑞,他既不关心也不在乎,海瑞是他心中“完美“治世的一根心刺,如鲠在喉。吞下亡命,不吞则无路可走,是骑虎难下的痛苦和挣扎。嘉靖是死活不会去特赦海瑞的。

我想他对海瑞的情感应该是复杂的。明君的他欣赏海瑞的价值(这是他没有杀海瑞最大的原因。他还不昏),庸君的他又憎恨海瑞让他无法继续尸位素餐。

最后嘉靖白龙鱼服去死牢和海瑞的一番谈话,才是本剧的戏眼。海瑞句句字字皆为诛心之言,像一把把刀以前无古人之势横劈进嘉靖内心,秉魏巍浩然正气,几乎是逼着嘉靖跪在众生面前听他们的泣血之音。片尾嘉靖重新穿上龙袍也预示着他重新捡起了已被自己抛下二十多年的帝王责任,而把裕王父子喊至眼前则意会江山基业薪火相传。

他尚未泯灭的最后一丝理智和责任感在自己苟延残喘之际终于唤起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职业道德。(不是良心,身为帝王良心早已不是衡量决定国家行政的第一要素了)——尽管这是被逼的。海瑞诛心终于成功。嘉靖服软了,承认自己错了。天子弃天下苍生于不顾,以至京师内外饿殍万里,满朝文武,良臣将相,整天想的是捞钱(严党)夺权(徐党),竟无一敢言!最后一位无父的小官以生命做代价直言死谏,千辛万苦,换来君上一句错了。天下苍生何其渺小,何其可怜!(说到这里,我看见有种说法认为嘉靖是在片末海瑞骂完之后才明白民间疾苦,而醒之晚矣。我个人完全不同意!他明显什么都知道,却因为自己私心要享受而不想去管那些,最后片尾穿上龙袍代表帝王责任心苏醒正好呼应这个逻辑。海瑞骂嘉靖与其说点醒嘉靖,不如说是在逼他承认自己二十多年的明修玄道暗操独治是错的,不肯承担帝王责任也是错的,不顾天下苍生也是错的。海瑞的重点是逼嘉靖承认自己错了!而不是嘉靖啥也不知道,天真无邪最后被海瑞点醒严嵩是坏蛋。那也太看不起嘉靖智商了,这剧就算没看懂了。) 嘉靖这人,简直细思恐极。 养着严党替他遮风挡雨,遮去批判,遮去毁誉,遮去御史们的青史挞伐,也和中心台词交相呼应,“记住:整个大明王朝,只有一人能够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只有一人能遮风挡雨,那是你爹,不是你!”

严嵩又何尝不知皇帝的意思?他已然走到这步,亲有儿子疏有门生,近有故吏远有对头。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相互交织成一张巨大而又心知肚明的利益交换的网,将他牢牢地困在中央,他骑虎难下,也退不得了。一句遮风挡雨的是你爹不是你既包含了他对严世蕃打着严党(也就是自己)名号瞎搅和的申饬,又有老奸巨猾的资深政治家对于儿子无知无畏牵涉太深的担忧——给他做了一辈子狗,大明王朝最懂嘉靖的是毕竟严嵩。 用不用严党,倒不倒严,什么时候倒严,怎么倒,谁死谁活,不在于徐高张,不在于裕王,只在于嘉靖自己觉得是否需要。 徐高张们就真的符合常规电视剧里好官的设定么? 如果是,嘉靖才是万恶之源这个事实根本轮不到由海瑞来揭开。 如果是,关于改稻为桑的激烈博弈和战场应该是天子庙堂而非前线浙江。(徐高张在想什么,我在楼下对别人的回复里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这真是我看过的对于官场最真实的描述(2017年04月08日的我再强调一遍,没有之一)。看完此剧,有种蚀骨的冷。这种冷,恰恰是因为它的真实。 因为它杜绝了其他所有电视剧中都避免不了的,对于权利和政治的意淫。没有那些邪不胜正,没有那些好官坏官,没有脸谱化和政治正确,没有代表月亮惩罚你,真实是什么,它便展现什么。你也很难用非黑即白去给剧中人物定性,人物的行为由立场和目的推动,所有发展都符合动机逻辑。 没有救世之人。连海瑞也得先做好家破人亡,永无可赦的准备,才敢去揭开事实,并且依然不能改变什么。妻女双亡,老母无人奉养,海家绝后,这便是一个直臣的结局。 权利的弄潮儿不过换了一批,是徐高张还是严党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金字塔的顶端即使改变也是为了自己,君上的冷漠自私理所当然地凌驾于人民之上,无论你愿意与否,他自欢喜肆意。沈一石倒了,但大明永远不缺沈一石们,高翰文很有可能就是下一批。百姓却还是那批百姓,生死复往,循环无限,中外皆同,古今复然——这几乎是把人逼到了绝境了,连个电视剧式虚假的希望意淫都不愿留给观众。 细思不仅恐极,简直令人崩溃。 (关于严嵩,又可以写一个长篇,居然有人觉得本剧是在美化严嵩也是醉了。) 最后的最后。这帖子认同我的,不认同我的,甚至跟我吵架的评论,都留着。 但有一个我删了,还拉黑了。 不管你说的是什么金科玉律,“女性思维就是狭隘了点”?“还就说这么多”? 说我本人狭隘我都不会删你。 什么玩意啊。

呸。

 5 ) 最苦莫过海瑞妻

    海瑞,国之利器。抗豪强,斩荆棘,治太平。明主得之,犹如得一龙泉宝剑。然而,这一位煮海的张生,可做万世清流之师表,历代官宦之楷模,却万不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哪个女子嫁了他,可谓前世不修。
    就像海妻——《大明》剧中苦人不少,但若论起最苦的人,非这位海氏夫人莫属。
    剧中,海瑞登场之前,先有谭纶一番介绍作序幕。这位谭詹事,为证明海瑞的人品德操,一上来便大讲其纯孝——明朝以孝治天下,自“二十四孝”以下,孝道被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圣人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即一个人如果事父母而孝,则绝不会犯上作乱,亦即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谭纶口中讲的,海瑞这个千古第一忠臣,“说来你们不信,都四十出头的人了,他一个月倒有二十几个夜间是伺候着老母睡在一室。”
    孝之一字,若是出于亲情,自当感慨赞叹,然而做到这般极端,又显然超出了常理。明朝严苛的理学逼出了许多“亚精神病”,徐文长就杀掉了自己的妻子,海瑞的诸般作为,也曾被后人若有意、若无意地扣上了“偏执狂”的帽子;而从现代心理学揣度,这种近乎荒唐的做法,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过分的恋母情结。
    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第一灭的便是男女情欲。这种流毒千年不灭,即便是《红楼梦》这样至情至性的小说,也不免有“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的句子;甚至到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新中国文学,也还是不断出现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革命斗士。以正统清流自居的海瑞,更是将端方严苛的“君子气质”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他看来,娶妻成家,不是为了夫唱妇随,相濡以沫——他娶妻子,一是要一个伺候他“阿母”的佣人,二是要一个给他海家传宗接代的工具。至于这佣人有没有尊严,这工具有没有情欲,他是完全不必也不屑去考虑。
    于是剧中,海妻动辄得咎,海母稍不如意,做儿子的便立刻将罪过归到妻子身上,言语间不茍言笑,全是一副牢头神色,搞得海妻终日僵着一副面孔,长篇剧集里没记得她笑过几回。
    如果海妻是一个无知无识的蠢物,也还稍平人心。然而,剧中的海妻,是个知书达礼、隐忍善良的女子,既有柔情万种,也有娇憨活泼。情深至处,能婉转地引《诗经》里的句子来吐露心意;至于侍奉婆母尽心尽力,体贴丈夫无微不至,真是万世修不来的好媳妇。
    然而这样一个人,眼睁睁在这种家庭氛围的浸淫下,变得日益木讷、呆滞。
    片尾,海瑞获悉妻子千里之外难产而死,终于面露戚容。我心想:这下该念一念夫人了吧?哪知这一位,“强作镇静”地以一杯酒祭地,抬头吐出一句话,竟是——“海瑞不孝。”
    我真是出离愤怒了!
    一个女人,风里雨里伴了你几十年,如今因你拖累而死。哪怕是条狗,也该念念它的好处。可我们的海主事,第一个念头想到的,还是自家,牵挂的,还是他海门添嗣续后无望,至于那个活生生的人,对那个朝夕相伴有血有肉的人,可有一分留恋?
    我景仰海瑞的刚毅正直,尊重他的忠勇仁毅,愿做他的同仁,他的仆役,他的子民。然而,身为一个女子,在我的眼里,海瑞绝对可敬不可亲——即便终生不嫁,也不能嫁这样的人!

 6 ) 帝王和圣贤的孤独与人性

不算评价,只是一些零碎的个人观后感。

《大明王朝1566》应当算是一部历史同人剧,既是同人,就不像一些说史的书籍影视是用作者的思想去解读前人的历史,而是借前人的身份作为演员,去出演作者头脑中想说的事情。

如导演张黎所说,拍剧就是为了“资治”,《雍正王朝》定的调子是“当家难”,《走向共和》则是“找出路”。《大明王朝1566》没有明说,只说是退回去了些但也更务实。但我想,这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剧中有很多对比、参照、衬托、比喻,值得说上一说。

全剧充满了真实的谎言虚伪的真话。

就比如第一次殿前议事,严嵩提出改稻为桑的建议。浙江易种桑,桑田收成高过稻田,这些句句都是真话。再加上稻田改桑田赋税不增,表面上看仿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问题就出在从外省增调粮食这件事上。改稻为桑、赋税不增,两件事皆有圣谕,偏偏增调粮食这一件关乎农户生死存亡的现金流之事被刻意忽略了。

到浙江议事时可知,外省调粮“和往年一样,一粒也不愿意多给”。严党从一开始,打的就是逼死农户、兼并土地的主意。严嵩一开始,说的便是掺杂了假话的真话。

于是一个表面上的好政策,变成了压在百姓身上的双重枷锁。

又如只说国策必推而不谈执行方案利弊,只说苦苦百姓而不提百姓命悬一线,这样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理论不见现实,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的伪忠伪善之言。

等等等等,《大明》整部剧的对话密集,像这样真伪掺杂、逻辑混乱的话术,随处可见。这样的话术,不但剧中人用来自欺欺人,甚至还要骗了剧外的观众。

剧里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媳妇”理论,分别被用来形容胡宗宪、严嵩及出任首辅后的徐阶。

剧中有两个真正的媳妇形象,一是海妻,一是李妃。乍一看二位都是贤妇,海妻与海瑞同尽孝心毫无怨言,操持家务忘乎自己,而李妃言语大义心系百姓,退回赏赐勤俭律己。

“会做媳妇两头瞒”,说的是总顾着别人,体谅别人的苦,把对别人的不利都隐去了,把责任和错处都担在自己身上。

胡宗宪确实担得起贤妇,他是真正的忠君爱民,不顾自己。可这严嵩与徐阶自称的媳妇,却是顾了君父,肥了自己,只苦了子民。

严嵩的媳妇论,也是真中有伪的高级话术。他的言行更是骗得胡宗宪团团转,让他以为恩师如自己一般,只是被人所累,直到受命消极抗倭,方知严嵩才是真正的大伪似忠,这份忠的外表,正是构建在严嵩的九真一伪之上。

再来看海妻和李妃,海妻为尽媳妇之孝,从无私心,最终赔上了自己。而李妃在剧尾之时,面对芸娘的请求,神色终是一变,一番巧舌如簧,把芸娘夫妇再次推入轮回,李妃之弟,不过是又一个杨金水而已。片头时李妃的贤,是为了辅佐裕王上位,片尾时大患已除,形势变了,想法做法也就变了。

真真假假,不观其言,而察其行,不在一时,而在长久。

嘉靖称自己,“卧不过一榻,食不求五味,服不逾八套,紫禁城广厦千间避而不居,思天下尚有无立锥之民也。故迁居西苑,唯求一修身之所,以避风雨而已。”

话是没错,再高的地位,一人只有一个身子,可一张床八套衣服就能代表简朴了吗,那些一次性的松木盆,燃的檀香炭,敲的和田玉杵呢。用数量取代金额,不过是诡辩而已。更不要说饮食清淡,修建宫殿,只是为了修道长生而已,与民何干。

号称用道家思想治理天下,修炼的却是道教的长生之术,将道家道教混为一谈,自欺欺人而已。

所谓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都是假的,真相是“天下无不是之君父”。不能苦了君父,唯有委屈子民。冠冕堂皇之言,不过又是假大空的诡辩话术而已。

什么是天下的君父?君为权,父为责。再引申一步,皇帝是天下人之父,亦是天下人之子。先举天下之力供养之,再以其独特的权力回馈于天下。

可惜这本意为富养的供养,却变成了无穷尽的宠溺。嘉靖只想享君权,不愿负父责,他的为父爱民,只是一种面子里子都要的谎言,只要在朝野百官面前自欺欺人即可。

所以会有英雄查英雄,好汉查好汉。把矛盾转嫁出去,让他们内部去推卸责任,好给自己争出一个面子上伟光正来。

嘉靖擅长制衡御下,一番长江黄河言论仿佛至理名言,自称无为之治而隐身幕后,以谜语治国,操纵宦官群臣为木偶、为枪手,以太极云手将责任通通推出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这种制衡并非真正的平衡,制衡的局中只有宦官群臣,以整个国家通盘来看,皇族以嘉靖为代表,只发力而权力不受制约,而百姓只受制约,却没有代表他们角力的一方身处局中。

所以这个制衡之局,以皇帝为最高,而百姓为最底。宦官与群臣,则是互有攻守损益,他们努力练就的,也是一手往来间将责任关口推出去的太极功夫,还有一口真伪难分的诡辩话术。

而海瑞冒死上疏,就是要戳破这一层谎言的窗户纸,把嘉靖的责任摆到他面前不能逃避,更要改变这个不对等的制衡之局。

《大明王朝1566》的副标题《嘉靖与海瑞》,海瑞即是嘉靖的一体两面,是被权力忽视了的责任。

嘉靖与海瑞,是一体两面,是帝王与百姓的代表,是权利与责任的代表,更是皇权与律法的代表。

国有大明律,又以皇帝之言为至高,法治之上又有人治,以人治国,人治便成了法治的漏洞,于是官场处处潜规则横行,视法律如无物。

而“本朝以孝治国”,忠孝一体。忠的是一个皇上,“孝”的却有许多人,有父母,有恩师,有恩师的恩师。当忠与孝冲突时,该考虑哪个,先考虑哪个,人人做法不同。一朝有恩,便是一党之人,以孝治国,反而成了变相支持党争的源头。

以孝治国,造成了被动全员结党,结党便成了忠君的漏洞,于是朝臣的奏疏都成了另有目的,无论公允与否,都不再是公允。

比如胡宗宪,夹在忠孝之间两难,因为所处的阵营尴尬,不得已背上党争的骂名,宁愿以死殉国,也不愿违逆忠孝中的任何一字。

反倒是海瑞,一个至孝之子,却本着至忠之心,宁愿放弃对老母尽孝的机会,以死谏君。

汝贞,汝贤。胡宗宪忠贞,而海瑞更近先贤,皆因海瑞可以做到抛开“小孝”而放眼“大孝”。

百官的“思危思退思变”,多是为了谋权、谋财或谋性命自保。胡宗宪的“思危思退思变”,是为了谋百姓生计安危,他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为了谋衷心自证。而海瑞的“思危思退思变”,是尽臣职,为君为国为民“思危思退思变”,宁愿置自己于死地。

海瑞其人,心有圣人言,手执大明律。以法为术,对权贵平民一视同仁,以儒为道,求的是江山社稷长治久安。

片尾时嘉靖与海瑞的会面,嘉靖指出的只是海瑞对于用人的局限,他的理论根基是皇族权威不容动摇,而海瑞指出的则是嘉靖治国眼光的局限,要论格局还是比嘉靖高出一筹。

殿前对论后,至此嘉靖与海瑞这一体两面终于汇合,彼此心照不宣,嘉靖讨了面子上的胜局,海瑞也了无遗憾。

嘉靖和海瑞是一体两面,也是父子君臣。

说起在牢中时,海瑞未被执行死刑而感到失望的原因,绝非为邀直名,而是为了代圣贤立言。

海瑞上疏,计划中本就难逃一死,但需要有个审判定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必然要对奏疏中的内容有所定性。这一计,迫使嘉靖不得不将奏疏内容公开给众大臣观看,将大明的积弊摆到台面上来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无论面对百官,又或面对嘉靖,他自信没有谁能够驳倒自己奏疏中的内容,嘉靖将不得不扯下遮羞布面对现实,被迫思考与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这一道奏疏,即使不能唤醒嘉靖,自己的死,也会再次引起世人对先圣贤言的再次重视,尤其是裕王的重视与反省。这样,海瑞的目的便达到了。

在这之后,海瑞心愿已成,但求一死,一是因为他自知詈骂君父犯了大不敬之罪,甘愿伏法,二是他知道嘉靖龙颜大怒后,进谏之臣恐怕必死无疑。海瑞所做的一切,既是为民,更是为国、为君,在他心里,为民即是为国,即是为君。事情做完了,他也愿为君、为法而死,以正视听,全了君王的尊严,正了大明律的庄严,向天下人证明了心中的真理。而他的死,也是对下一任继位者裕王建立革除弊政决心的最好的献祭。

如果嘉靖判海瑞无罪,则代表嘉靖承认了奏疏所指出他犯的错误,这个结果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果嘉靖赐海瑞一死,海瑞至少已为大明积弊的遮羞布捅开了一个窟窿,以生命为大明的未来开了一个好头。无论哪一个结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可嘉靖也是狡猾得很,他要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做纣王,就令百官为海瑞定罪,来判海瑞死罪,又用黄锦的跛足,以天命而非自己的名义饶海瑞不死。绕开了以上两个结果,让海瑞活得名不正言不顺。这就是海瑞在狱中对王用汲所说的,“求仁不能,取义不得。遗骂名于君父,博直名于己身。皇上不让我死,哪里还谈得上代圣人立言。”此外,海瑞亦知道,自己的言被嘉靖听进去了,自己的直也被嘉靖认可了,只有嘉靖认可海瑞是真的忠直,才会特意饶自己不死。

求仁取义不成的遗憾,和君父留情的感动,这两点加起来才是海瑞意识到午时三刻已过后哽咽的原因。

再到殿前辩论时,嘉靖并未真正驳斥海瑞奏疏中的内容,而是指出了海瑞建议只用清流的不妥之处。跟着,嘉靖先指出了海瑞的计策关键,以嘉靖的赐死为圣贤之言再度惊醒世人做宣传。再指出,海瑞这样算计君父,便是大不敬大不孝,是违背圣人言的大罪过。而自己亦有解法,等裕王即位以孝为名便可赐死海瑞,这样便不会让海瑞的计策得偿所愿。

而海瑞听过嘉靖的言论,明白嘉靖虽然可以做到从表面上让自己的计划破产,里子上则是认可了自己上奏的初衷与内容,更见到嘉靖不再穿道袍而是着龙袍,以儒家圣贤之言来定自己的罪,对此结果心满意足,感恩戴德。

嘉靖认可了海瑞所言的,自幼丧父,以君为父的真心。赐他一句无父无君,是评价他大不敬大不孝的行为。而一句弃国弃家,表面是评价了他放弃尽孝扰乱朝堂安宁,实际是理解了他背负的孤独,源于他心中的有父有君。

嘉靖与海瑞,还是两个孤独的人。嘉靖是帝王的孤独,海瑞是圣人的孤独。真要比起来,嘉靖比海瑞要孤独得多。

帝王的孤独,在剧中用了老中幼三代来体现。年幼世子对冯保的亲厚与依赖,远胜于对父母。与之对应的,就是嘉靖与吕芳。在冯保被陈洪从裕王府带走后不久,吕芳也奉旨离开嘉靖,此处有一个嘉靖双目含泪的特写,这时的嘉靖,套用一句网络语,当真哭得像个60岁的孩子,这一刻,他真的就只是个孩子,被迫离开了唯一的亲人。

嘉靖个性凉薄,信奉二龙不相见,与裕王相见甚少,关系并不亲密。嘉靖位数不多的感情,大多表现在对待吕芳的态度上。剥开帝王的身份,他始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人就需要有安全感的寄托。生在帝王家,注定了不会拥有普通人家的亲情,身边的大伴,是仅剩的一点还算触手可及的温暖。剩下的安全感从哪里找,只有紧握在手里的权力。

即便裕王这样仁厚懦弱的人,在宠妃进言太多后,也会用身份压制对方,即使后来道了歉,请李妃继续讲真话,可李妃已经不会再犯第二次傻,懂得婉言宽慰裕王,因为她在上一次已经真正亲身体会过丈夫地位的特殊性。就像世子的一句“把他们都杀了”,足以震惊张居正师父。

帝王的权力,注定要制造他们的孤独。这也是海瑞可以打动嘉靖的原因,因为海瑞真的把嘉靖看做自己的父,而不仅仅是君。

吕芳离开后,黄锦给嘉靖弥补上了一丝温暖,但嘉靖一次次在紧急时刻呼唤吕芳的名字,或是任性地要把黄锦叫做吕芳,都在说明,嘉靖作为帝王是何其孤独,何其需要安全感。说是天下的君父,却终生只是个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做帝王的,能获得物质上最高的享受,代价是失去感情上最平常的温暖。

虽说天下都是他的,可也不是他的,他只有一双眼一双手,走不出这皇宫,一切都要借他人之耳目手脚,每个头脑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立场,而自己要辨群臣之真假忠奸,要负责天下之兴亡苦难,压力何其之大。而天下尽是他的子民,是他要负的责任,却都是些看不见摸不着,从没接触过的陌生人,都是存在于文字里、语言里的概念。家天下,天下都是帝王的家,而帝王其实不过是个无家之人,所有人都站在帝王权力的对面。

君子海瑞,是个弃国弃家的孤独之人。帝王嘉靖,则是个无国无家的孤独之人。

吕芳的离开,一来是嘉靖需要改变形势,用陈洪代替严党作为武器,巩固手中的权力,二来是嘉靖对吕芳的感情所致,要他远离危局颐养天年。在自己寿数不多的时候,把自己最依赖的半个亲人送到远方,这种孤独怕也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享乐总比负责容易,爱好总比责任上心。于是嘉靖渐渐把皇帝这个位子,从肩上重大的责任,做成了一份混日子的、拿来养爱好的工作。

既然帝王的身份注定他们会孤独,会听到很多很多的假话,那他们就是真的喜欢听假话吗。剧里也给了一些答案。

剧中有三个直人,分别是海瑞、李时珍和黄锦。

李时珍因为反对嘉靖痴迷道教,一气之下辞去太医的职位离了宫,可见嘉靖并没有让他坐大牢更没有赐死他。这算是隐述。

而除了相伴多年的吕芳,嘉靖最贴心的太监,是宫里唯一敢对嘉靖说不,敢否定嘉靖话的人。剧中对嘉靖跟黄锦的相处有多处描写,在嘉靖面前,黄锦并不像吕芳那样周密、谨慎、委婉,可嘉靖对着黄锦的拒绝,反而常常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跟黄锦相处时的嘉靖,会表现出更多开心的样子,这是他身上属于平常人的一面。这算是明写。

以前两者做铺垫,嘉靖对海瑞的态度便不难理解了。他是个聪明人,即使一时震怒,冷静下来分析情势,便会明白对方是不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人。

剧中嘉靖把吕芳第一次召回,是因为解除了对他的疑虑。而嘉靖从大牢把黄锦捞回来,是因为他知道黄锦只是直,没有私心。所以你觉得,嘉靖到底喜不喜欢直人,排不排斥直言。他最后责怪周围的人不早跟自己说真话,又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他如此热衷制衡权术,是真心热爱,还是讨厌群臣官宦对自己耍弄权术的反抗。

直人不怕聪明,因为不藏私。奸人不怕蠢,因为能力翻不起大祸。最可怕的就是又聪明又不肯说真话的人,这些便是为臣职却不明臣职的人。而这样的人太多了,也是推动嘉靖不得不玩弄权术迷恋制衡的原因之一。于是剧中的嘉靖,前期只是看破不说破,还乐于掌控玩弄这些臣子,而后期被三个直人或以药物或以言行或以奏疏包围的嘉靖,开始一个个说破这些说着漂亮话揣测着自己喜怒试图操控自己行为的婉言之臣耍弄的小把戏。

话说回来,大明不缺死谏之臣,既然连命敢都不要了,却没有一个人敢直指弊政的根源。就是还不够直,把推倒政敌凌驾在了明臣职之上。另一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忠孝治国,反而给党争创造了发源地。按照今天六度人脉的理论,一个人做的事,随便查一查,就要被强行牵连多少人。

有几个人能像海瑞这样的智慧跟勇气,把自己活成一个无党无派之人,为了证明自己无党,也为了不牵连别人,生生必须要让自己做个孤独之人。嘉靖的孤独是血缘给的,海瑞的孤独却是自己找的。

即使这样的海瑞,也会不如自己愿,浪费一番心血,连累好友王用汲被一同投入大牢。但要细究起来,海瑞的内心并没有嘉靖那么孤独,他还有几个好友敬他懂他,而嘉靖的孤独无人能懂。

生在帝王家,身不由己,何尝不是一种最大的不自由。

嘉靖对道教的痴迷,并非真的完全信服,而主是为了追求长生,和隐于幕后操控群臣,是给私欲加上冠冕堂皇的借口。从剧中那句脱口而出的“她怎么有这个东西”可以窥得真相。到年老体衰时,对长生术将信将疑,身体却不会骗人,发现李时珍的药是好的。人老了,就开始渴望亲情,发现跟小孙子见见面说说话也是开心的,而且比起儿子儿媳,小孩子天真,还会蹦出一些真心话来。

到朝堂对辨时,嘉靖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靠丹药强行续了命,要儿孙一起听听海瑞的直言,也听听自己的经验,当做对子孙尽一份为父为祖的亲情,对列祖列宗尽一份子孙的责任。

为了世子好,特地设一个圈套,让年幼的世子亲身体验被骗的痛苦,要他明白别人说的都不算,作为皇族一员,这世上有太多人想要骗你,你只能靠自己。当被骗的世子诚惶诚恐地拒绝嘉靖的赏赐,当世子离开时没有一次如自己盼望中的回头,嘉靖的心是痛的,他的又一份亲情远去了。

好在最后的时光里,虽然没有了吕芳的陪伴,还有自己的儿子背着自己,最后感受一次父子亲情的温暖。这个儿子仁厚懦弱,聪明不及自己,嘉靖一早已费心为他准备了辅佐良臣,现在又为他留下治国利器海瑞,只待自己身故后由他大赦来施恩。

聪明如嘉靖,也早已知道大明积弊太久,以一人之力为天下人谋划,也是以一人之力与天下人博弈。帝王与群臣,都是棋盘中的棋子,百姓不过筹码而已。

群臣之中,贤臣已不多,直臣更是太少太少了。裕王哭问,徐阶高拱张居正之后,还有哪些贤臣可用。嘉靖答,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确实,嘉靖不可能为裕王谋划到更远了,同样的,嘉靖也不能为大明谋划到更远。大明朝就如嘉靖的病体,再多的谋划,再多的能臣,不过是吊命的丹药,无法拯救大明于危难。

胡汝贞这样的臣,是杀菌的药,海瑞这样的臣,是治病的药。可再好的良药,不过续命而已,无法带来长生,哪有什么千秋万代。

续命能到几时?只有天知道。

之前说到汝贞、汝贤,一贞一贤不辱其名,这是一组正向对比。剧中还有一组对照,是“二贞”,赵贞吉与胡汝贞,这一组是反相对照。

胡汝贞,公忠体国,不得已身在严党,公也不公,即使如此,也不能辱没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夹缝中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忠君爱民的同时报答恩师之情。他被恩师严嵩骗得紧,以为对方是大忠似奸,跟自己一样为党羽众人所挟而不得已。直到一封“缓攻”的来信,方才恍然大悟,恩师原来是一直是大奸似忠。最终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了一回不听话的学生,也因此宁愿把性命赔上,也还是不愿辜负恩师之义。

赵贞吉,老成谋国,身在清流,心系只有皇上。同样是周旋在各方势力中,却跟胡汝贞的理由不同,赵贞吉玩得一手好太极,求的是利益与安全平衡的最大化,不该得罪的千万不要出头,能抢的功劳定要抢得巧妙,党派虽然不能变,做法却可以像太极一样随时转化到对方阵营。赵贞吉也违背了恩师指令,且发生得自然而然,跟着杨金水们给出的方案接着做了下去,沿袭了严党的一套传统做法。

胡汝贞的夹缝生存,是心中有恩师而受制于党争之苦,赵贞吉的太极周旋,是心中最重要的只有自己而已。

要论能力,胡汝贞曾说,赵贞吉是个首辅之材。但论德行,赵贞吉只是个尚未成型的严嵩。

剧里悄悄给二贞做了对比,胡汝贞是个爱惜清名,能受得下属反对之言的人。而赵贞吉最恨下属不听命,说到底,他是个重权力欲的人,对下以权位压制,对上也并非真的忠孝,而是对权力的献媚,他一路在谋的,都只有自己,只有权力而已。赵贞吉对权力的慕强之情,剧中也有两个对照人物,分别是严世蕃与陈洪。赵贞吉的大奸似忠,剧中的参照便是严嵩。

胡汝贞的贞,是靠着践行心中的道而做出来的,赵贞吉的贞,则是靠着操纵为官之术向皇上向众人证明出来的,他本人的缩写,实际是个吉字,如何保自己周全逢凶化吉。

人心千差万别,权力如同杠杆。内心失之毫厘,经过权力杠杆的加成作用,可以造成的结果便差之千里。二贞的区别,就在这内心的毫厘之间。

奏疏之夜,当嘉靖勃然大怒,众臣惶恐后,终于鼓起勇气,意图做拼死一谏之时,天资聪颖的赵贞吉主动站出来,做了千古一赌,究其根源,我想除了救众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并不想死。清流派众臣死谏,赵贞吉身陷其中,没有后路,只有一死。这一赌,救了自己的命,救了众人的命,也把众人燃起的勇气再次熄灭。

之后的六部会审,百官论罪,文官们亦受海瑞奏疏所动,自保之余,并不愿撒谎对海瑞落井下石,只论一个詈骂君父的实有之罪,并未驳斥奏疏本身。赵贞吉先在狱中审过海瑞一次,发现海瑞并无连累他人之意,到会审时,便在原样基础上变本加厉,安上“邀直名”之意,表演给众大臣宦官看,意图撇清自己的同时给海瑞强安上一个诛心的罪名,好再立一功。

千古一赌时,赵贞吉成了群臣眼中的英雄好汉,六部会审时,赵贞吉被海瑞扒了个干干净净,成了群臣眼中的跳梁小丑。

大明不缺死谏之臣,赵贞吉决不会是其中的一个。赵贞吉对海瑞两次所下“以博直名”的言论,心思险恶堪比秦桧的“莫须有”。

剧中伊始,嘉靖颂扬的二贞,实为反衬,二汝才是值得称颂的臣子。

编剧刘和平对笔下人物海瑞之爱,剧中显见。野史说海瑞饿死自己的女儿,他便让剧中海瑞跟女儿有许多父女情深,一同玩乐的场景,还有齐大柱光着膀子在海瑞家干活,对着海瑞家女眷并无避嫌举动,还抱着海瑞的女儿逗她玩。

不但如此,剧里还安排了一幕海瑞与妻子同房前,抱着妻子逗弄她关门的场景,这是在告诉观众,海瑞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温情,也有爱。

更不要说海瑞对百姓的关爱,看到百姓受欺负时的愤怒,安抚灾民时的慈祥柔和,看到尸横遍地时的痛心疾首,一个铺垫了几十集不怕冷的至阳之体,竟然急火攻心到一头病倒。

还有对着挚友李时珍、王用汲时,或谦逊羞涩,或爽朗大笑,谁说他只是一个古板无情之人。

海瑞的至孝,是海瑞对君父至忠的性格根基。如此至孝之人,却能为了百姓,放弃供养老母的义务,这是一种极度高尚的行为,是整个海家的刚正家风。

海瑞所受的教育来自海母,看到海瑞的清廉作风,便不难理解海母为何坚持带着怀孕的海妻回老家,因为无功不受禄。剧里其实也有一处对比,胡汝贞的公子经过淳安,县里按照潜规则给予胡汝贞同等级别的待遇,这是不合法的。而海母若是留在高翰文的别院,这件事一旦传了出去,海瑞的清名便毁于一旦,他有了污点,便失去了成为大明利剑的资格。

而恰恰是海瑞的清廉,他的收入不足以支持妻母在外地的花销,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悲剧性达到顶点,这正是圣人的孤独,利剑的孤独,水至清的孤独。

剧中海瑞是个大智大勇之人,他明知世故而不世故,明知危险而不畏危险,以七品之身,斗官场众生,斗宫廷上下。从棋盘一角,一步步直逼上来,走到嘉靖眼前来将军。

剧中海瑞的直,有李时珍和黄锦做对比。而海瑞的所谓“无情”,有胡汝贞和王润莲作对比。前者跳不出恩师情的桎梏,后者则太温润而少了锋芒。

如此一对比,方知海瑞这把“大明的利剑”有多难得,他是当之无愧的,更是独一无二的。

而编剧刘和平的历史观,可能就藏在那一句,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公道自在人心。

就算不在众人的心里,后人的心里。

至少会在自己的心里。

 短评

中国电视剧不行,缺的并不是好演员,缺的是好编剧和导演。

6分钟前
  • 白小茉
  • 力荐

国剧良心之神作,还有一堆堆的美大叔飙戏~~看了就放不下了啊!以至于很多年以后依然会想念

11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与《康熙》为了一个时期,一个固定的人相比,《大明》的眼界更开阔,所以从上至下每个阶梯都看个干净透彻,所见所闻更真实更深邃。

16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陈宝国真的演活了嘉靖,看完觉得《人民的名义》实在太浅!

17分钟前
  • 穆菀
  • 推荐

看完这个,感觉《权利的游戏》只能改名叫《权利的斗殴》了。

19分钟前
  • May
  • 力荐

海瑞这艺术形象放在天涯情感区就一妥妥的渣男

24分钟前
  • 皆空
  • 推荐

你绝对想象不到这么牛逼的制作精良的历史正剧是湖南台拍的!

29分钟前
  • Colin Mahler
  • 力荐

张黎的『走向共和」与「大明王朝」奠定了他国产电视剧第一导的位置。

33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同样是写腐败,《人民的名义》就像手术刀,只是剜下恶性肿瘤,摊开给大家看,这已经是近几年来文以载道的大进步了。但刘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则将腐败的制度性肌理,即封建皇权的原罪精致的呈现出来,这更为难得,因此其立意就高出《人民》不少段位……

34分钟前
  • 半杯水
  • 力荐

最近只想看说中文的片子找来找去,找了在抽屉里放了很久的大明王朝期待有三:1说中文,有中国韵2有官场,有政治3调子扎实,真实一看就不可收拾,一直看到凌晨出乎想象的好,欲罢不能几个演员很到位,陈宝国自然不用说,太监们的表现让人信服,织造局的杨公公,有个性,又有应该有的味道,很厉害织造局的沈商人,也演出了真实感。很厉害就是海瑞在拼戏中,有点欠火候。如果一味强调人物的单一方面的个性,反而显得并不丰满但是官场的玄机,和古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呼之欲出了。一口气,连歇都歇

37分钟前
  • --->D<---
  • 推荐

早就看过,比琅琊榜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41分钟前
  • 进击的蘑菇
  • 力荐

能拍到这般水准确实也可堪称经典文人历史戏

46分钟前
  • 沐风庄主
  • 推荐

花时间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才发现原来1566并不是指改稻为桑那一年,而是嘉靖帝崩那一年。嘉靖说“不因水浊而偏废,不因水清而偏用”,这话说出来,就知道搞政治的人全部都是恐怖分子,人只要站在这种地界里,就是手足无措、动弹不得,所以海瑞要“无党无派,弃国弃家”才能拿到发声权利。

49分钟前
  • 煮蓝
  • 力荐

中国拍了这么多历史剧《雍正王朝》《唐明皇》《武则天》《汉武帝》.....我觉得没有一部能比得上《大明王朝1566》。陈宝国扮演的不是嘉靖一人,而是隐喻了中国历史的千百帝王鬼影。中国这么多历史剧里,只有它根绝了权力的意淫,也许正因此,这部电视剧被观众忽略了。

53分钟前
  • 醋溜食人鱼
  • 力荐

属下揣摩官长,内阁揣摩皇上,太监揣摩主子,东宫揣摩父皇,君上揣摩臣下,师父揣摩子弟,官僚揣摩宫闱,地方揣摩中央,严党揣摩清流,清流揣摩严党。就像一幅太极,彼此牵涉,彼此牵制,彼此牵动,无一人为自由,无一事可清爽。书生为意气所激发而奋,即沦为问路之投石,杀人之刀枪。世相本是无奈。

56分钟前
  • 野马
  • 力荐

杀意写在脸上,宽恕放在心里,最后全靠天意,这太中国了

58分钟前
  • 人道主义之母
  • 力荐

它带我的是惊奇和惊喜!真想不到,如此完美,厚重,华丽,特立独行!

1小时前
  • 墨墨
  • 力荐

文官袍服上织的是禽,武官袍服上绣的是兽。穿上这身袍服,你我哪个不是衣冠禽兽。刘和平写的台词,一个字都改不了

1小时前
  • 狼顾鹿鸣
  • 力荐

二刷了。很多人说《人民的名义》是中国版的《纸牌屋》,这是高看《人民的名义》了。 而如果说《大明王朝1566》才是中国版的《纸牌屋》,这是高看《纸牌屋》了。

1小时前
  • 南极蓝湖
  • 力荐

尽管历史不会是简单的重复,但在历史中不断反复的人性本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1小时前
  • 沉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