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魔女库伊拉

喜剧片美国2021

主演:艾玛·斯通,艾玛·汤普森,乔尔·弗莱,保罗·沃尔特·豪泽,约翰·麦克雷,艾米丽·比查姆,马克·斯特朗,凯万·诺瓦克,柯尔比·豪威尔-巴普蒂斯特,詹米·德米特鲁,尼亚姆·林奇,比莉·加德斯登,安德鲁·梁,艾德·伯奇,迪伦·洛,保罗·巴泽利,亚伯拉罕·波波拉,里奥·比尔,妮妮特·芬奇,莎拉·克劳登,阿斯玛拉·加布里埃,汤姆·特纳,托马斯·派登,克里斯·雷曼,安部春香,珍妮特·亨弗瑞,杰奎琳·陈,赫梅尔妮·加利福德,彼得·辛格,保罗·乔杜里,蒂姆·斯蒂德,乔舒亚·希尔,简·豪,杰拉丁·菲茨杰拉德,蒂珀·塞弗特·

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

 剧照

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2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3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4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5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6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3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4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5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6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7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8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9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0:21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道迪·史密斯的小说,故事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朋克摇滚革命时期的伦敦,讲述了一个名叫艾丝黛拉(艾玛·斯通 饰)的年轻骗子的故事。艾丝黛拉是一个聪明又有创意的女孩,她决心用自己的设计让自己出名。她和一对欣赏她的恶作剧嗜好的小偷交上了朋友,并能够一起在伦敦的街道上建立自己的生活。有一天,艾丝黛拉的时尚品味吸引了冯·赫尔曼男爵夫人(艾玛·汤普森 饰)的眼球,她是一位时尚界的传奇人物,拥有毁灭性的时尚和可怕的高雅,但他们的关系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导致艾丝黛拉去拥抱她的邪恶一面,成为了兼具疯狂、时尚和报复心的库伊拉。

 长篇影评

 1 ) 《库伊拉》性转版父系困局

克洛诺斯推翻自己父亲乌拉诺斯,又因恐惧被自己的孩子推翻,选择吞噬他们;逃过一劫的宙斯推翻了自己的父亲克洛诺斯,又因为预言说墨提斯会诞下推翻他的儿子,选择吞噬了墨提斯。可以说推翻自己的父亲,又被自己的儿子推翻,此类弑父的故事几乎贯穿了整部希腊神话。被子代推翻,丧失作“父”势权的恐惧更是深深地烙印在了父系文化的骨子里,是他们最深的恐惧。这种恐惧并不因父的权势而转移,从一国之君——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为了逃避命运,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到奥林匹斯之主,众神之王——宙斯为了避免墨提斯生下推翻自己的孩子,巧言骗过墨提斯,乘她不留神的时候将她变为一滴水吞下肚。本质都是对自己一天天衰老,而子代却一天天成长,直到有一天子长成父,那时候旧父放不下势权,又不一定能赢过自己年富力强的儿子,不知如何自处的恐惧。

父子亲缘关系是一种伪亲缘关系,是对母权制下母女天然联结的拙劣模仿。父权制下子的处境是尴尬的,因为生育他的母其实是他的父的高级奴隶,他在“未成年”的时期,在他尚未获得完整的地位和权力,他也是一个高级奴隶。但他的地位与奴隶/他的母亲又不完全相同,因为父权制下奴隶与奴隶主,妻与夫的关系永远是不平等的,但子成年之后可以接替父的位置成为奴隶主(其实这也是妻母在父权制社会重男轻女的原因,因为儿子可以成为新的奴隶主,她可以凭借儿子成为半个主人,但女儿只会离家成为别人的奴隶)。但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新旧奴隶主不可共存,那么必然需要一个杀死/囚禁另一个,父子相杀是父权神话里的永恒主题。而在母权制家庭,母不是奴隶,母的子代也不存在需要做奴隶时期;没有需要做奴隶的时期,便也没有推翻之前的奴隶主取而代之的需求。

写到这里,似乎离题万里,这一切和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么让我们聚焦到冯·赫尔曼男爵夫人和库伊拉的关系,男爵夫人仅仅因为自恋就两次试图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一切似乎并不合理。但如果我们将男爵夫人视作一个男性,将她们两的关系套入古希腊神话里的经典父子关系,一切都豁然开朗。在男人的历史里,父亲恐惧儿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即使儿子可能只是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孩。电影里,冯·赫尔曼男爵夫人一边欣赏库伊拉,重用她,指点她,一边又害怕库伊拉成长得过快取代自己,所以监视她,还想要毁灭她。

让我们从头梳理这部电影:

库伊拉(本名伊斯黛拉)从小桀骜不驯,富有才华,是被母爱滋养长大的女儿,有一种没有被父权社会规训过的笃定与自信。但生活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

一天,她的母亲带她拜访一位朋友,她趁母亲离开的间隙,溜进会场,引发了骚乱。在三只斑点狗的追逐下,她闯进了花园,并亲眼目睹母亲被被斑点狗扑下悬崖。这趟短暂的拜访,让库伊拉失去了母亲,连传家项链也不知所踪。母亲的死亡,击碎了库伊拉的自信,也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在父系社会里失去母亲庇护的孤女。

长大后的库伊拉吸引了时尚圈赫赫有名的冯·赫尔曼男爵夫人,她赏识她的才华,让库伊拉做自己的助手。库伊拉崇拜男爵夫人,仰慕她,直到她看到男爵夫人带着她死去母亲的项链,以及男爵夫人言语间对她母亲轻视,她为此感到不忿,她决心取回项链。而在取回项链的过程中,她还发现男爵夫人就是是自己的杀母仇人。另一边,当男爵夫人发现库伊拉逐渐开始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除掉库伊拉。

幸运的是,库伊拉被男爵夫人的管家救了,还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男爵夫人的亲生女儿。她和男爵夫人的关系,简直就是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的翻版,拉伊俄斯让手下除掉自己的儿子,男爵夫人让管家除掉自己女儿;手下于心不忍将俄狄浦斯交给了牧羊人,管家则将库伊拉交给了女仆;俄狄浦斯杀了拉伊俄斯,而库伊拉重挫了男爵夫人。

电影里,男爵夫人和库伊拉养母凯瑟琳的设定,养母未婚心地善良母能量充足,而男爵夫人则是自私自利,我权至上的妻母。另外,电影展示出的,她对生育力的厌恶与恐惧,对自己女儿的敌视,对其他母别的心狠手辣,和为了势权不惜杀人的自私自利,简直就是精神男人的最佳写照。

幸运的是,库伊拉对母亲的爱,和来自朋友的关怀,帮助她排除了男爵夫人灌给她的父系毒素,她完成了复仇。在复仇过程中,她经历了封闭自己,断绝自己与他人的情感链接,到重新拥抱她的伙伴,向伙伴敞开心扉,共同协作,也是一个从子向母的转变。在我眼里库伊拉像一个新生代的母系女,长于父系社会,缺少滋养,走过弯路,有些尖锐,有些极端,有些疯狂,或许忘记过我是谁,也最终也想起我是谁。

回归母权,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

 2 ) 只能说一句:牛逼

昨晚看完库伊拉,到现在依旧还在被震撼到……

迪士尼现在真的很清楚我们当代女性想看什么电影,库伊拉没有什么爱情线,一味的讲了关于“女性复仇”(被复仇者男女都不重要)的故事,近年无论是迪士尼的电影,这部库伊拉,还是先前的无敌破坏王2,再或者是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疯狂原始人2也好,越来越把女性需求放第一位,女性在电影、电视剧,动画里面,不再依靠男人的力量去生活,这才是好的一个进步以及开端。

就算迪士尼或者是别的电影公司是为了营销赚钱利益才去拍的女性主义电影,那也是对女性觉醒有一定帮助的,就连迪士尼都开始告诉女性“你不必只当公主,你也是可以拯救世界的英雄”,那我们又何尝没有理由不去改变自己呢?

每位女性都将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3 ) 所以你是库伊拉还是什么拉?

说实在的我太喜欢《101忠狗》!小时候反复看了不下十来遍,为了重温童年前年还看过一遍。不过,没想到的是现在就看到了一个…??

作为一部迪士尼反童年角色的电影。对于库伊拉的改遍迎合了现在好莱坞角色的反常规流行趋势。影片改编方面喜忧参半,一个大优点就是给这部商业消费片被“时尚”包裹住。这就是一部复古、摇滚、朋克、暗黑元素的喜剧时尚商业大片。剧情、叙事、摄影包括各种的流行乐、布鲁斯、摇滚的配乐让影片产生生动的张力。这些常规操作满足了大量的商业电影需求。两位艾玛飙戏,撑起了影片(个人认为汤普森的气质和人物塑造更压制了代表新生代的艾玛斯通)。也因为库伊拉的角色更多为了剧情而服务,感觉主角的黑白双面人的特性被为了满足商业故事,做出了太多削弱。没有汤普森的角色性格蛮横、狠辣、毒、目中无人,个人至上来的直接且丰满。汤普森的角色还让影片披上了部分“政治正确”色彩,英国的阶级问题 。

同样的编剧也没有太用功,剧情大多数都是直给观众。尽管有些使剧情埋线并产生冲突性设计的点还是可以的,但主角转变的太跳跃同时扼杀了该人物更丰满,内心深处潜藏可挖掘的地方。只靠艾玛斯通撑戏和角色。最后结局强行跳伞,母亲杀了“母亲”的设计也很糟糕。大部分童年没有看过101忠狗的中国观众,不一定能像美国观众get到隐藏的彩蛋。

再等到看完之后才明白“哦 这么一部时尚大片也不过是为了商业化喜剧的故事而服务啊” 。那么作为一部娱乐大众,满足了喜剧并唤起我童年的故事来讲。我认为该片依旧值得8分左右的评分吧而不是现在的7分吧?豆瓣的朋友们、单纯的快乐不好吗?

推荐给三类朋友

1.学服装设计 时尚领域的朋友

2.喜欢摇滚 流行乐等音乐文化的朋友

3.小时候看过《101忠狗》原著的朋友

附.推荐给周末单纯想轻松愉快的朋友 本月院线男女约会之首选

 4 ) 黑不黑、女不女,这部电影碰到了迪士尼尺度上限?

当你看到片头亮起迪士尼的厂标时,是否感到一丝乏味?心想,合家欢的童话故事又来了?确实,迪士尼给人的印象一贯如此。

不说别的,光从分级就能看出来。迪士尼过往的大部分电影分级都是PG或G级,基本全年龄都能看;到了2003年,才有了第一部PG-13级电影《加勒比海盗》,该系列的续作也延续了该分级;于2009年收购漫威后,迪士尼治下的漫威电影都是PG-13级的;至于那些经典IP翻拍电影,如《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则基本都是PG级。而于近日(6月6日)上映的《黑白魔女库伊拉》同属经典IP改编,其PG-13的分级已算尺度最大的了。

那么这次迪士尼有带来改变吗?《黑白魔女》是否有所突破?还是说,它只是迪士尼“幼齿向”大定位下的又一变种?

01

看之前,我还挺期待《黑白魔女库伊拉》的。特别是得知影片改编自《101忠狗》,讲述的是女魔头库伊拉的成长史,就更期待了,我很纳闷迪士尼会怎么改编这样一个反派故事。

可看过之后,也就明白,迪士尼的尺度也就到这儿了。用一句话形容观感:《黑白魔女库伊拉》就像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好学生,看似挺叛逆,实际特乖巧。换句话说,它只是摆出一副与世界为敌的样子,但最后心里想的还是与世界相安无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影片的故事。

如果仅从剧作层面讲,《黑白魔女》的结构是非常工整的。用一个相声术语形容就叫“三翻四抖”,也就是说,影片先后经历了三番铺垫,才兜出最后的大反转。

细看的话,这三番又各有侧重。

跳过童年的序幕段落,第一番实际是个“职场片”,讲述孤女艾斯黛拉闯荡伦敦,被男爵夫人相中,成为了一名时尚设计师。单看这一番,很像《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前半部分,讲草根少女如何逆袭职场。

等到第二番,悬念出现了,艾斯黛拉偶然发现男爵夫人竟然戴着母亲留下的项链,于是计划和朋友偷回项链。这一番进入“盗匪片”模式,讲这个小团伙如何掩人耳目,闯关夺宝。

再往后,随着艾斯达拉发现惊天秘密——男爵夫人很可能是当年杀害母亲的凶手,影片进入第三番,开启“复仇爽片模式”。

在经历这次“虚假的胜利”后,影片终于迎来最后的大反转,艾斯黛拉堕入“灵魂黑夜”,开始绝地反击。

如此一波三折,层层推进,而且借由这个递进结构,影片勾连起若干类型元素,从而保证了全片的可看性。

02

除去上述表面故事,我觉得更有趣的是影片暗表的两个“潜故事”。一个是“母女战争”,一个是“人格交战”。

先说前者。

《黑白魔女》的导演是克雷格·吉勒斯佩,他的前作《我,花样女王》同样讲述了一场“母女战争”。

片中的母亲彻底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她对女儿只有利用,毫无爱意。如果把这种母女关系代入《黑白魔女》,你就知道,导演实际把同样的绝望情绪也带到了这部电影里。《黑白魔女》里的母亲同样对女儿没有丝毫爱意,不止如此,她还视女儿为仇敌。这种恨看似没来由,但实际上它正是来自母亲的极端自恋,于是当她面对镜子时,她才同时辨认出了自己以及自己今生最大的敌人——那个最像自己的女人——女儿。

于是,惨遭抛弃的艾斯黛拉在养母的抚养下长大,并在逐渐接近真相后,与自己的生母展开一场时尚对决。

如果我们再结合上影片的时代背景,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伦敦,朋克狂潮正席卷全城,而片中这场母女战争,便同时有了时代更迭的味道。它实际给我们呈现的是:新兴的藐视传统的朋克风潮,是如何在街头的狂欢中击溃老去的一代。

随着这场“母女战争”愈演愈烈,另一条“人格交战”的暗线也随即展开。

原来,养母自小教艾斯黛拉向善,实际是在压抑她内心继承自生母的那一重“魔鬼人格”。从这个角度讲,整部影片也可以看作是艾斯黛拉内心双重人格(天使人格“艾斯黛拉”与魔鬼人格“库伊拉”)之间的交战。

而最终结局其实是非常暗黑的,艾斯黛拉设计向生母复仇,但也正是在复仇的过程中,她内心的魔鬼被逐渐唤醒,引导她一步步堕落成了“母亲”。这是个“屠龙少女终成恶龙”的故事,而复仇成功的那天,便是恶龙的成人礼。

讲到这儿,我想起另一部电影《小丑》。

《小丑》同样是一部“反派传记片”,而且和《黑白魔女》一样,它也在呈现主角“负面人格击败正面人格”的全过程,只不过前者是小丑战胜了亚瑟,后者是库伊拉取代了艾斯黛拉。

而且两相对比之下,你更能看到《黑白魔女》的局限。

这种局限不止于分级的差别,《小丑》是一部R级片,而《黑白魔女》只是一部PG-13级的合家欢电影;更在于,比起《小丑》那种晦暗的风格,混杂着底层悲鸣的戾气与形销骨立的孤独,相比之下,《黑白魔女》还是显得太童话、太幼齿了,按照它的故事走向,它原本可以通往彻底的“黑”,可走到半路却停了下来,而最终结果,就像库伊拉的头发那样,一半黑,一半白,卡在了一个进退失据的尴尬位置。

而这一切最集中的体现就在于,为了让这个反派叙事也能归于一个正面的团圆结局,影片又一次打出迪士尼最擅长的“亲情牌”,让已经黑化的库伊拉半带哭腔地对朋友说出那句:“你们是我的家人,你们是我的全部。”

这个突来的情绪转变,令人措手不及;更致命的是,它完全模糊掉了库伊拉“疯狂、邪恶、藐视一切”的人格特质,也让这个人物的弧光落点变得暧昧不清。

你甚至都很难想象,如果这个IP继续拍下去,当库伊拉以真正的反派形象出现时,她能对主角构成真正的威胁吗?一个仍然回归了家庭——这一最普世情感的女魔头,还是真的女魔头吗?

当然,这些问题在迪士尼现有的制片框架下是几乎无解的,能做到《黑白魔女》这个份儿上,已经是迪士尼的极限了。但对我来说,这很泄气。

那种感觉就像经过一连串精彩配合,终于面对空门,却又放弃机会,转身把球传回了队友。

03

最后,我们抛开上述叙事,再从女性角度聊聊。

不难发现,这部电影是一部以女性为绝对主角的电影。不光第一主角是女性,大反派是女性,就连三只斑点狗里唯一让我们记住了姓名的也是一条母狗……而男性角色,无一例外,全都是辅助角色。

按说这里面应该能挖掘出某种女性表达。但就像那句话说的,女性主演的电影不等于女性电影。这部电影同样如此。

通观全片,它实际与性别议题毫无关系。甚至上纲上线点儿说,片中的女性角色仍是某种男权话语体系下的标准女性。且不说大反派“男爵夫人”本身就是个他者称谓,就看她的形象、举止、为人,她对于权力的迷恋,实际更像一个霸道的“男人”;而主角艾斯黛拉看似非常特立独行,但正如前文所述,这个人物最终的落点仍是回归了“家庭”,而她回归的那个“家”,不是别的,正是继承于父权遗产的男爵的城堡。

从这个意义上讲,迪士尼的又一重保守性暴露无遗。

黑,不敢真的黑;自然女,也不能真的女。

所有冒犯的可能都在巨大的创作惯性下,规规矩矩地收整起来。就这样,迪士尼的童话又一次上演,只可惜,观众们早已经长大了。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子戈说电影

只写不一样的深度影评。

 5 ) 豆瓣评分过低。这电影起码8分。

真的不懂豆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这么好的片子给这么低的分数?真的看懂这片子表达的含义了吗?莫非是机翻一样的中文字幕限制了理解深度?这片子的台词写的非常精彩。中文翻译的苍白生硬,无力吐槽。

Cruella差点变成自己亲妈的过程对应了Nietzsche的"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ß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 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与怪物战斗者,要小心自己不要变成怪物。而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Cruella的确在复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绑架狗狗,毁掉秀场,想让Baroness失去一切。这些做法都和自己想要消灭的怪物越来越类似。她逐渐不是那个戴着红色假发唯唯诺诺但是富有灵感与想法的Estella。但是她最后也没有变成十足的怪物。她成为了跨越勇士与怪物的存在 -- 她最终击败了怪物,但也没有继续是勇士,而是成为了拥有怪物的资产与能力,且还保有善心的人。

编剧应该对希腊神话很熟悉。Baroness对自己孩子的冷漠程度和对权势的贪恋和Cronus有的一拼。Cronus为了保有自己的权势亲自吃掉了除Zeus以外的所有孩子。最小的Zeus被母亲Rhea救下来。她骗Cronus吃下了一块石头,而Zeus则在Cretan Mountains上慢慢长大,养母是温柔的精灵Amalthea(一说是只母山羊)。Zeus长大以后也是去寻仇,推翻了Cronus的恐怖统治。瞧瞧,这故事线和John把Cruella托付给温柔善良的Catherine;Cruella长大了再去寻亲妈的仇多么相似。不过换了个性别而已。

这种神话化的斗争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永远存在的新一辈与老一辈的矛盾。老一辈一开始嫌弃新一辈会拖累自己;而当新一辈证明自己比老一辈更有能力的时候,又觉得新一辈会威胁到自己,最好赶紧消灭掉。所以Jung的神话原型论真的在这里还挺适用的。

片中留了一个悬念,Jasper问她是不是真的要杀斑点狗的时候,Cruella的眼角露出和自己生母一样的疯狂神色。直到后面我们才知道她其实并没有杀了直接导致自己养母死亡的斑点狗。这里只是给媒体和观众一个悬念,开一个有些恶趣味的玩笑。 最后片尾的彩蛋也暗示Cruella在她养母小伙伴的爱和照顾之下并没有变成亲妈那样的narcissist。同时呼应了心理学中的Nurture vs Nature。

本片最精彩的处理之一其实是在末尾的彩蛋里。整个起源故事直接被编剧逆转了事件发生顺序。原动画里的Roger和Anita的斑点狗们不是Cruella自己的斑点狗生的,Cruella原本也没有一只斑点狗。动画里是Roger的狗Pongo在窗边看到了Anita和她的Perdita,急急忙忙冲向公园致使他们的狗绳缠绕在一起他们才遇见的。这个电影里的顺序是Cruella收养了三只斑点狗,其中的Genghis生了小斑点狗,她分别送了Roger和Anita一只小斑点狗。可以预见的是,如果Roger和Anita以同样的方式再遇见,他们起码应该感谢Cruella无意中促成了这段良缘。

最后Cruella把Hellman Hall的man拆掉只剩Hell Hall真是有点好笑。果然大女主电影不需要任何man!她当然还是需要Jasper和Horace的陪伴,但是说实话这俩角色换成两个女性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

 6 ) 童年邪典:我很坏但我也很善良

首先要说明一点,抛开所有片外因素,这部片子我看得很爽。

艾玛·斯通饰演的库伊拉,也许不符合《101只斑点狗》里的库伊拉,但十分符合迪士尼路线下的库伊拉。

这样一个游走在恶与善边缘的女人,必须是“乖乖女的恶”,是“孩子式的恶”,要不然怎么能当迪士尼的女主角呢?

她的“黑化”,是因为有更坏的人相逼。

她的反击,是因为复仇的驱动。

因此,在社会公序良俗不待见的灰色地带,库伊拉才能够顺理成章地获得父母和孩子的同情。

她有一张王牌,在嚣张而疯狂的报复行为背后,她才是那个受害者。

她在浴火归来。

看到有人说,这部片子让他们想到安妮·海瑟薇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穿普拉达的女王》。

从人物关系上,确实很相似。不过,《穿普拉达的女王》的人物冲突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冲突,而《库伊拉》则在于权力的争夺和基于过往仇恨的宿怨。看《普拉达的女王》,大部分女孩更感同身受的是在一个陌生职场打拼——尤其是在一个女孩子们梦寐以求的职场打拼,最后获得大魔王认可的那种骄傲感和成就感。

《库伊拉》尽管也频繁构建了几个类似“位于设计金字塔顶尖的女男爵夫人对籍籍无名女孩设计的青睐”这种桥段,但基于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把女男爵夫人是杀人凶手的事实抛到观众面前,基于艾玛·斯通饰演的库伊拉从小就是一个自信心爆棚、压根不需要认可的女孩,女男爵夫人的“认可”反而让我们感到讥讽,也让库伊拉感到讥讽。

为什么我会说,这部电影看得很爽?

原因便在于,库伊拉从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获得女男爵夫人的认可,而是要踩在她的头上,告诉所有人,她才是那个王冠上的天才设计师。她一次次踩着女男爵夫人上位,以复仇之名上位,野心被裹上正义的糖浆,连做作的姿态也变得可爱而神清气爽

正是这种“我很坏也很善良”的路线,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跟着她走上世界之巅。

所以爽,这部电影很爽。

而且,它爽得很干脆,它用艾玛·斯通和艾玛·汤普森的组合,给我们打造了一部充满表演张力和质感、背后却绝对没有人文情怀和反叛深思的电影。

不要质疑我,我绝对是在夸这部商业电影。

我一向主张,不是每一次创作都要带来人文的反思。我们赞美那千分之一的美好的电影,并不是意味着要用那千分之一的美好的电影,去衡量所有的电影。与其看到那些把商业和文艺结合得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我宁愿所有的商业片都能放弃自我欣赏,尊重讲好一个故事的商业逻辑。

我很喜欢。推荐。

By 川者(欢迎关注)

 短评

的确不能指望迪士尼能做出一部《小丑》哈,用三个影后撑戏也还是没劲。/希望石头别再演英国人了

4分钟前
  • 五加皮
  • 较差

非常风格化,服装太棒了,有Vivient Westwood的朋克、McQueen的诡异生物和John Galliano的酷儿,几场服装秀大戏抢眼过剧情本身

5分钟前
  • Helicopter
  • 推荐

很少有迪士尼的电影能把我无聊到。前半截是玛琳菲森式的自述,中间是穿普拉达的女王,后半截变成了瞒天过海美人计偷珠宝。可能是面向小朋友的吧,剧情弱智的有点可怕,我甚至在中间嗅出了一丝小时代的气息。

6分钟前
  • 架空
  • 还行

这他妈才是好的时尚电影

10分钟前
  • 福田区的灰孤狼
  • 力荐

为什么不找玛格丽特·罗比演这个角色?她才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艾玛斯通演技很好;但是总有种乖乖女硬演太妹的感觉。

13分钟前
  • 哈比比
  • 推荐

太离谱了,素鸡9都不敢这么编

14分钟前
  • 段子宇
  • 较差

垃圾车里那朵花真是绝了

16分钟前
  • Popopo
  • 推荐

一个反派成长为反派的故事,竟然还有点好看。两女主飙演技很精彩,一场场时装秀又飒又爽。可惜的是反派的“反”太外化在台词表面,通过台词不断告诉观众:我黑化了,我是坏人,我要去干坏事摧毁东西了…而并非像小丑一样内化,逐渐被吞噬而产生的可怕。以及,这么壕的迪士尼这次特效钱没给够啊,一些镜头太假了。

17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观感太割裂了,一边频频被视觉设计上的创意惊艳到,一边又不知道导演在吃力地表达什么,库伊拉这个本来能有深度挖掘空间的主角最终沦为了一种纯猎奇式的空壳人物,视觉残影散去以后,我还是没有懂她为何会逐渐演化成后传中的极端恶人。但终归两位艾玛对戏实在太精彩,戏剧张力拉满。影片虽然整体不完美,但是足够被牢记。

19分钟前
  • 一只卤煮猫
  • 还行

穿普拉达的女王版瞒天过海feat. 爱宠大机密

20分钟前
  • 没空睡觉
  • 推荐

反派逆袭的经典套路:找一个比她更坏的反派~羡慕10后小朋友,他们的童年阴影是艾玛·斯通~

25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伊拉过境,寸草不生……石头姐的演技让这个抓马至极的人物变得合理且可信了起来。其实因为电视动画版情人节八音盒那集一直对库依拉恨不起来,算是童年滤镜吧……电影版改得挺妙的,结尾和正传无缝衔接,还埋了好多彩蛋……好怀念小时候在小神龙俱乐部看动画版的日子啊……八音盒里罗杰唱给艾妮塔那首歌的歌词和旋律还在耳边, yesterdayoncemore了……

28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Emma stone的微表情极为加分!摄政公园那几场戏很好的展现了estella to cruella的过程,尤其是得知真相之后那种要哭不哭要笑不笑的癫狂状态,演的好好。男爵夫人也是很出彩的角色,反派有反派的魅力。

33分钟前
  • 青筠
  • 力荐

每次看这种无功无过的片子都会希望豆瓣可以给出3.5的选项

34分钟前
  • 棠海盐椒
  • 推荐

垃圾车里开出花 金线里缝着蛾 爱死了

36分钟前
  • 草莓新地
  • 还行

电影圈的人到底对时尚圈有什么误解

39分钟前
  • Alan
  • 较差

这是一个——我妈妈要杀了我;我妈妈杀了我妈妈;我妈妈杀了我;我妈妈又杀了我;最终我复仇了我妈妈——的故事。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原来Sia还会演戏。

45分钟前
  • 你来当我见证人
  • 还行

华丽复古哥特风,迪士尼又成功洗白一位经典反派。不但有一个时尚女魔头的诞生,还有莎翁式的反转复仇剧本,红唇黑化的石头姐美炸天!两大影后对决反派之巅疯狂飙戏好过瘾...(Cruella竟然是爱狗人士,不怪我目瞪口呆)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太好看了吧!!我希望今年万圣节满大街都是酷伊拉,而且每一个人的衣服还不一样。

54分钟前
  • 王大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