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

剧情片香港1987

主演:梅艳芳,张国荣,万梓良,朱宝意,温碧霞,谭倩红,汪禹,刘家荣,惠英红,谢贤,黄卓玲

导演:关锦鹏

 剧照

胭脂扣 剧照 NO.1胭脂扣 剧照 NO.2胭脂扣 剧照 NO.3胭脂扣 剧照 NO.4胭脂扣 剧照 NO.5胭脂扣 剧照 NO.6胭脂扣 剧照 NO.13胭脂扣 剧照 NO.14胭脂扣 剧照 NO.15胭脂扣 剧照 NO.16胭脂扣 剧照 NO.17胭脂扣 剧照 NO.18胭脂扣 剧照 NO.19胭脂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9 16:21

详细剧情

  报社记者袁永定(万梓良 饰)遇到了一位前来登寻人广告的女子如花(梅艳芳 饰),无意中才发现了该名冷艳的女子原是鬼魂,早在50年前,她是一名红牌妓女,结识了一名纨绔子弟十二少陈振邦(张国荣 饰)。如花深深爱上了这名多情的公子,两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由于身份悬殊,遭到了十二少家人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他们以胭脂扣定情,一起吞鸦片殉情。如花未能在地府看到自己的爱人,便到阳间寻找。  如花在两名记者的帮助下,得知原来当年十二少被人救活了,如今生活潦倒。面对十二少的懦弱,如花伤心欲绝,把胭脂扣返还,回到阴间投胎转世。

 长篇影评

 1 ) 誓言幻作烟云字——写给十二少和张国荣

      凌晨的咖啡馆,寂静清冷,一个人安安静静地重温了《胭脂扣》,待到影片结束,漆黑的屏幕上滚出字幕时,才深深吸了口气,硬是将眼泪憋了回去。

    习惯性地重查影片相关资料,见底下有人回复“待影片看完才猛然惊觉,那两位如梦如幻月的主演,都已不在人世了”,心中不禁凛然一抖,急急关掉了网页。

    关于此片各种评论已经太多,但那堵在胸口满满的情绪急迫地需要一个发泄口,所以匆匆码下此篇文字,演员为主影片为辅,聊以自慰。

    我看电影总有个习惯,将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片头,私以为,一部电影的好坏与否,只需开篇十分钟便能分晓。《胭脂扣》其实并不能称得上是部多好的片子,但我着实喜欢死了那精致如旧年画的片头。

    旧时花楼,楼梯曲曲折折地延伸开来,十二少缓缓走来,饶有闲情地和擦身而过的女子眉目传情。转弯,踏过走廊,进入包厅,一转身便是那站在面前女扮男装的花容女子。这是两人的初见,你且看张国荣如何细细勾画那一个多情儒雅的太子爷——先是淡淡垂眸好奇地看向面前女子,继而面部的所有肌肉都舒展开来,双眼微微眯起。镜头旋转,再打上特写时,他已略略侧头,目光里沾上了欣喜,眼神上下轻微移动,继而嘴角扬起一抹几乎淡不可见的笑意,目光让面前的空气一下子变得粘稠,看至此你已知道,那个人,爱上了。

    一个好的演员不需要过多的台词,甚至是动作和表情,只需几个镜头,几秒钟,便成经典。

    张国荣曾在访谈中骄傲谈及,李碧华的两部作品——《胭脂扣》和《霸王别姬》,都是以他为原型而创作主角的。确实,那样深情清秀的十二少,那样风华绝代的程蝶衣,除了张国荣,谁还能胜任?李碧华是心上开花的女子,用精巧的笔触写出那样醉生梦死的故事,也只有同样精致如玻璃瓷器的张国荣能够配上。十二少是清水,程蝶衣是毒药,是张国荣将二者揉捏撮合,酿成了一坛醉生梦死的陈酒。

    第二日,十二少去找如花,如花这边若即若离,三次将他晾在一边,只为试他诚心。十二少心里明朗,也不戳破,也不急恼,只带着玩世不恭的笑乖乖等在房内,三番四圈麻将,他一人在房内剥橙,大开房门躺在榻上,头枕双手笑的游刃有余志在必得。待那女子带着着急神情走入房中,他才放开了调笑,一只手看似无意抚上那玉手。

    接下来便是一波接一波地追求,从放鞭炮送对联,到直接吊了昂贵的洋床送上来,他坐于窗台两脚悬空,有一搭没一搭地晃动着双腿,居高临下地看过来。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是那样一个男子,聪慧,温柔,乖巧,识大体,心思细腻,无人会不爱他。

    八七年的张国荣已经懂得如何收放自如去演戏,不夸张,不矫情,不造作,仿佛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一出场就是满身的痴情狂恋,吐出气都已芬芳醉人。

    养尊处优的太子爷身上自有一种慵懒,而张国荣将这种慵懒演绎到了极致,他与如花同塌而卧,大烟的香气迷蒙了二人也迷醉了观众,那男子眼神恍惚飘渺,似乎在看着你又始终没有焦点,双唇微张,说出的每一个字节都泡着酒酿,饱满的一触即破。

    十二少当然是爱如花的,他可以为了她和家人决裂,可以抛下一切和她同居,可以忍气吞声去做那“下九流”的戏子。他在剧场外面的地摊上看到胭脂扣,脸上必定是闪过了一丝欢喜,继而想起那花样的女子,便蹲下身,掏钱买下,从摊主手上接过胭脂扣时,也必定是小心翼翼,用柔软的袖口轻轻擦拭,再放入袋中。他就算哭泣也要让那女子背过身去,不给她看自己流泪的脸,整部剧中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如花的痛和心情,但十二少是被琉璃隔开的画,始终沉默。

    每日如花坐黄包车去花楼工作,十二少便斜坐在窗口静静地看她远去的身影,神色平静。他穿一身洁白素衣,悲喜不见,但你能够想象,那样一个从未吃过半点苦的少爷,沦落成要被妓女包养,有家不能回,他要忍受怎样的非议和嘲笑。一个人独处时,他必定是崩溃过大哭过的,但只要如花在场,只要那个女子在,他就永远是淡然的面容,静静地看着她,喷出一屋子的烟雾缭绕。

    然后,是死亡。影片没有说是谁先说出口,但想必那个男子一定也是这样默默地应允了,只因为想要和如花永远在一起——他是真心的。

    吞鸦片的那场戏,我足足心疼着十二少,也足足感慨着张国荣表演的细致。当如花挖了鸦片要喂他食用,那男子只是轻轻皱眉,眼神垂落恍惚,青涩的面庞已经表明了内心的恐惧。喝酒的时候动作有些许的决绝,再张嘴时已沾上了胆怯。二人吞完鸦片,穿戴整齐相对而立,如花紧紧搂住他喃喃说着来生相认的暗号,这边十二少已经药效发作,身体微微颤动,脸上是深深的不知所措,淡淡的恐惧,和温柔的顺从。就连临死他也是这样温柔和安静,吐血的瞬间他用最大的力气搂住那女子,错开了两人的视线——就算到了最后一刻他还是这样体贴着心爱的人,用自己最大,仅有的力量。

    如花死后,十二少的生活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人的只言片语中已经能够大概想象得到——和表妹结婚,结婚照上的十二少一张冷峻的脸,没有半丝笑意,甚至让人怀疑重生的十二少是不是已经不会笑了。没多久就败光了祖上的家产,最终还是回到梨园,却始终只能是个小配角,妻子早逝,儿子不相认,他一直沦落到老年。

    你不能怪他为何不再度自杀,那样一场感情已经消耗掉了他的全部勇气,他善良的甚至不曾得罪伤害任何一个人。我也相信,当他得知如花给自己灌了安眠药后一定不曾怪过她丝毫,甚至,如果能够重来,他必定会愿意将那酒整瓶喝光。

    造化弄人。

    影片的最后,老年扮相的张国荣轻易地让我心酸起来,现实生活中那个男子已经决绝的“不许人间见白头”,影像成为唯一的见证,让多少人在光影中黯然神伤。

    《胭脂扣》的旋律响起,步履踉跄的十二少绝望地追赶着越走越快的如花,嘶喊着“原谅我”,镜头闪回至二人初见,那女子面容姣好巧笑嫣然,十二少清朗俊雅眉目带情,美好的不忍回顾。那个瞬间我的眼泪终于漫出,不知是为了如花,还是十二少,抑或是张国荣和梅艳芳。

    如果,如果。

    你还在。

 2 ) 生命不可承受的爱情

作者肯定想透过永定和楚娟俩个人,不肯对感情做出承诺一事,带出现代人互不信任的问题,常说新不如旧,然而到最后就连十二少也辜负了如花的信任。 不可否认十二少对如花的一往情深,从头到尾他也付出了全部身心去爱,五十年后如花归还胭脂扣,他也是恋恋不舍想要挽回,苟且偷生的那些岁月何曾过得安心?奈何生命太过宝贵,拿命来印证爱还是不爱,本就太过沉重非常人可以承受。 感谢剧组的种种不可控原因,最终定下张国荣。当张国荣温润俊朗缓缓走上楼梯,擦肩而过俩姑娘情不自禁的回头追望,他就那么回头一笑,那样的神采风流、风华绝代,你便知十二少非他莫属,哪怕到最后十二少那样的懦弱退缩也不能对张国荣太恨。 《胭脂扣》原先定的是梅艳芳,郑少秋,刘德华,钟楚红,最后只有梅艳芳留守,可以看出来她对这个角色的钟爱。当一个演员爱一个角色,跟演员觉得角色可有可无,出来的效果是大有不同的。演员喜欢角色,就会下很多功夫去收集资料,细心揣摩角色的性格、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神态。导演关锦鹏说,阿梅的逝世,让他感到“一个时代的终结”是多么的沉痛。真是深有同感。 如花对爱情有多坚定,后面就有多绝望。你不知道她苦等五十年的执着,就不知道她轻咬下对她而言是毒药的红苹果时,嘴角静静淌出血,那种绝望和悲凉,一如当年殉情的义无反顾。 如梦如幻夜,若即若离花。如花,你别哭,我们来生再相遇啊。

 3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53年的等待,风尘女子与落魄公子的情爱故事。

哥哥风情万种,美到极致。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53年的等待,最后化作一句:誓言幻作烟云字,费尽千般心思;负情是你的名字,错负千般相思。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张国荣,梅艳芳,虽然在我们这一代的记忆里并不那么深刻,但是他们在我们的记忆里都是令很多人为之疯狂的人。他们虽然已不在人世,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住当中!

 4 ) 当胭脂沾了灰

客观地说,这只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一个是出身显赫的南北行的大少,一个是身不由己的风尘女子,门不当户不对,就这样偶偶尔尔的相遇,模模糊糊的相爱。后来家人反对,无奈之下,两人吞鸦片殉情。

但是这并不是结尾,时光流过五十三年,她依旧没有在黄泉路上等到他。她来寻他。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低声下气的求,也愿意大大方方的坦白,自己为了和他永不分开,费尽心机,然而终究没有让这段感情有始有终。终于,她见到他了,他没有死,生还了,却老了落魄了,而她依旧是当年的模样,在破破旧旧的片场,他颓废地抽鸦片,甘心地做一个无名无姓的临时演员。“十二少,多谢你还记得我,这个胭脂扣我戴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她如是说,决然离去了。

可惜了一段错过的爱情。不是不够相爱吧,既然都磕磕碰碰挨到了“永远”面前,都死过了一遭,为何又少了结局的伏线?

“真实的东西最不好看”,这是她的原话,回答他的随口一问:“你有好多种样子,哪一种才是真的?”

是的,现实不好看,因为现实比眼前的残忍,在爱情的醉生梦死面前,他们可以天造地设,可以风花雪月,可以如胶似漆,但免不了,她终究是一个河下人,高攀不上他的门第,而他在世俗面前,能做的只有逃避和妥协。

她的爱无疑是自私的,而他承受不起;她要的爱太惊天动地,他也给不起。为了确保能够相守,她偷偷在给他的酒中下了一瓶安眠药,自己先吞下鸦片表决心,以死相迫。好了,他也吞了,无论如何,她想,理应覆水难收。

然而她忘了,他们是不同人,他会有人用千金来救,也会恨她太狠,会更愿意一个人苟且偷生,就算愧疚,就算风流总被雨打去,也未想过要再死一次。

五十三年后,她依旧无悔地向好心帮助她的娱记浅话当年,“我来找他,”

她恨恨地说,“他是无胆鬼,他留低我一个。” 她依然怨他,怪他太现实,不够飞蛾扑火,不够义无反顾,他无胆,他负情。她凄凄婉婉地唱:“誓言幻作烟云字,费尽千般心思。情象火灼般热,怎烧一生一世 ,延续不容易。负情是你的名字,错付千般相思。情象水向东逝去,痴心枉倾注,愿那天未曾遇 。”

她未想到,他亦是有牺牲的。他做的比他能做的多了太多,只是缘分未到,免不了天人永隔。

此时,旁人道:“在一起开开心心不得了,何必要弄到死这般惨烈。”还记得电影里梅艳芳以男装亮相,从从容容地唱着南音《客途秋恨》,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今日天各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而再见时她还是在唱:“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曲还是当年的曲,而情怀却回不到当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胭脂沾了灰,又要胭脂扣何用?

五十三年了,是否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否依旧如刚开始般一句,哪来那么许多愁?

 5 ) 《胭脂扣》剧作分析

1。题材选择
   作为人类永恒主题的爱情被各种电影反复的表现,但大多是表现爱情的伟大和纯洁。而《胭脂扣》作为一部爱情电影却从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的爱情,痛击人类自私自利的心理死角,讽刺当代人不肯真心付出的游戏爱情观。青楼妓院本是最难产生爱情的地方,无论是妓女还是嫖客都带着一种买卖的心态在进行交易,而影片所表现的最坚贞的爱情却出现在这里,表现这种出现在风尘女子身上的爱情当然要比仅仅表现都市男女的爱情要有力的多,因为风尘女子是最看轻男女之情的,于是这种爱情的实现和坚持更加困难。导演坚信如果出身污浊环境的女子都有勇气去付出自己的真心,坚持自己的爱情,那么所有的人都应该好好的自我审视一番。
   导演虽然使用当时香港风行的鬼怪灵异元素,但其实算不上是一部人鬼恋的影片。梅艳芳饰演的如花虽然后来以鬼的面目出现,但其实只是代表了她爱情的继续,如果没有徇情自杀的情节,她仍然会以其他面目出现来坚持和验证她的爱情。如花从人到鬼不变的爱,使得她本身成为坚持爱情的最大权威,她重回阳间寻找爱情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对爱情进行考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导演设定了一对现代的都市情侣作为她的助手,既作为旁观者客观鉴定这段爱情的真伪,又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对自己爱情观进行深刻的反省。
   
2。结构手法
   影片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分成两条线索交错进行。但这两条线索又是有一定联系的,以如花重回阳间寻找爱人为主线,穿插如花和十二少的相恋过程。相恋过程被分割为若干个叙事片段,用以推动现实空间叙事线索的整体发展。
   《胭脂扣》是一部90分钟的标准电影,而他一开头就花近20分钟来描写了如花和十二少从相遇到相爱的过程,可见导演对这段爱情的看重。等到如花和十二少的恋情升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导演插入了第二条线索,与前面炙热的爱情不同,现实线索的开端描写的一对都市情侣一出场便伴随着言语冲突,与前面温文尔雅的,节奏缓慢的爱情产生强烈对比。导演的意图就是让观众冷静下来,仔细比较和思考两段爱情的不同,因此两个时空的排列既有时间因素,还有比较的因素。
      影片具体分为:如花和十二少相遇相恋段落,如花回阳间寻找恋人与阿楚和阿袁这对恋人结识段落,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被家人反对段落,如花没有等到十二少并被阿楚误解段落,如花和十二少徇情段落,如花找到十二少并结束这段感情段落。一共6个段落按照整齐的交叉在一起,如果按照统一时空排列的话,这两个段落都符合标准的戏剧式结构,有标准的开端,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和戏剧冲突,可以成为单独的故事。但导演将这两个故事交叉在一起的时候,如花和十二少的段落每一次出现都会导致现实空间的矛盾冲突,即阿楚和阿袁的感情冲突,这就使得现实空间的故事不在简单的是如花寻找恋人的故事,而是以在这个过程中阿楚和阿袁的感情冲突为主了,因此这部影片最终变成了两个感情冲突的故事,编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如果单讲一个感情故事,那么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并不能说是最动人的,但这段爱情引起了另一对恋人的情感冲突,产生了对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又不不认同,不理解到最终认同,接受并改变自己爱情观的过程。导演采用这个不连贯的结构不停的让观众从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中跳出来进行思考,从而将导演的目的传递给观众。
                             
3。人物设置
   影片的主要人物有两对,如花和十二少,阿楚和阿袁。他们分别是两对恋人。如花和十二少的恋爱与阿楚和阿袁的恋爱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他们之间都存在一种破坏他们爱情的阻力,不同的是这种阻力对于如花和十二少来说是外在的,是很难克服的,因此他们要选择死来维持自己的爱情。但对于阿楚和阿袁来说,他们的爱情没有任何外在的阻力,但似乎他们的爱情更容易破碎,因为他们的爱情没有付出决心来维持,是缺乏交流的,可能仅仅是由于需要在一起而已。
   如花和十二少的言行交流外在是平淡的,含蓄的。人物言语简洁,更多的是动作上的接触。在这种看似平淡的爱情中,他们对于维护爱情的选择却是选择死亡,平静下孕育着爱情的炙热。如花作为一个风尘女子,对于十二少的示爱一开始是持犹豫态度的,因为这个职业使得她相信与客人之间是不存在真正的爱情的。导演也一直通过周围人的言语表现整个社会的传统看法,“妓女众人妻,人客水流材”,也就是说一开始就通过周围环境警告如花即使投入真感情最后也不免被抛弃的结局。但多年来去庙里抽签的良好结果,让她下定决心要和十二少在一起,而这决心一下就是永远。导演赋予了如花犹豫与坚定的双重性格,虽然她坚信自己可以永远保持对爱情的坚贞,但她到死都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爱人。真是由于这一点让阿楚对她产生了误解,但其实这同样也是阿楚自己的毛病,导演把当代人自己的毛病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来评判。
   十二少这个人物的设置被导演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在传统的恋爱婚姻中,女子的一方永远是被动的,如果恋爱失败她们往往是被伤害最深的。因此在恋爱婚姻中男人应该更负责任,但他们往往都是优柔寡断,自私自利的,而十二少正是这个特征的代表,他虽然爱如花,但到了真正要下决心要在一起的时候,他又后退了。影片中一开始就表现他的“多愁”性格,即使他向如花示爱的时候,心里都在犹豫。这可以从他给如花的那副对联清晰的看到,“入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这场爱情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阿楚和阿袁是如花和十二少的现代版,设置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故事中发现他们自身的爱情缺陷,他们一直是在看自己。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自我修正的过程,在两对情侣中,女性角色一直是坚定的象征,如花用行动直接证明自己的爱情,而阿楚虽然言语尖锐,但心却是十分在乎和阿袁的爱情的,她和阿袁的爱情缺乏的是交流,他们彼此都无法真正信任对方,缺乏如花那种对爱情的执着。
   
4。细节运用
   《胭脂扣》中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推动叙事发展,而这些细节在影片中的应用往往又是首位呼应的,贯穿于爱情的整个过程。唱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片一开始就如花和十二少的相识缘由唱戏,十二少故意接她的唱词,而被如花嘲弄:“哪儿来那么多愁啊!”这句话既表明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也为整体影片奠定了忧伤的基调。此时的如花是很看淡感情的,这是符合一个青楼女子的特征,此后她再次接待十二少时开始的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对于十二少而言,这个唱词表现的是他一种懦弱的心理特征,是人物优柔寡断性格特征的流露,这种性格暗示了他对爱情无法坚持。戏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如花和十二少背着家人同居开始,如花为了使十二少真正自立而推荐他加入戏班,在整个十二少与如花的爱情当中,只有这段时间十二少是真正努力的,除此之外他总是在一种糜烂的生活中度过。这也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但这种生活很快就被十二少家人的介入而结束。第三次出现戏的场景是在如花在片场找到未死的十二少时,对他清唱他们初识时候的戏词,这时的戏更多的是对十二少放弃他们感情的讽刺和嘲笑,而不仅仅在于唤起他的记忆,“你看斜阳照住那对双飞燕”的唱词预示了他们爱情的终结,如花对这段爱情的彻底失望。他们的感情开始于唱戏,结束与唱戏,映照了唱戏师傅的那句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唱戏就是把人生的酸甜苦辣一场场的唱出来,不过戏演完了还是躲不过。”十二少在和如花的爱情中最终没有演好这出戏。
   此外整个影片导演都在渲染一种社会舆论的氛围,让人有产生一种爱情宿命的感觉,无论是妓院里对妓女生活的评价,十二少母亲对如花的拒绝,到唱戏师傅对戏梦人生的诉说,都试图将如花的爱情压制,在这种看似无望的爱情绝境中,如花选择以死来保全爱情的行为无疑的值得尊敬的。

微信公众号:爆裂电影 blmovie

 6 ) 风尘中的爱情

这是两个主演风华无双的时候,现在已经只剩唏嘘。
    以前不知道梅艳芳的演技,这个剧中惊艳。把风尘妓女的执着爱情演得入骨三分。穿着旗袍,瘦削单薄的风情,固执倔强的爱,凄然不舍的追寻,让人印象深刻,演活了这个女子。
    张国荣富家阔少的风流倜傥,低眉间的温柔深情,最后逃避怯懦。其实,这才是现实的真相吧,哪有多少生死以之。而且,他们两个人的爱,原也不是真正的深情,最后的相约,也不过是不得已。
    喜欢这两个人和这部电影。

 短评

没看过这辈子白活了。

8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还给你。从此我再也不必等。

12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李碧华的小说改编,她偏爱痴情的女人,如《青蛇》里的白蛇,《霸王别姬》里的菊仙,《胭脂扣》里的如花,都是深情不悔,痴情错付。十二少其实也不可憎,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普通人,不够深情,没那么深刻,好死不如赖活着,求生本能,不想死而已。

15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力荐

不会为你自杀,你忽然走开他不知道,但你还是会回到他身边,挽起他的胳膊,他还记得买东西逗你开心就好,不用多沉重。

16分钟前
  • 眼熟
  • 推荐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李碧华:“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子、苍蝇、金龟子……”

21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7/10。李碧华小说[胭脂扣]中大胆揭破了只存在于童话的爱情幻想,当炽爱自私的如花将酒里放安眠药的谋杀隐瞒成双方殉情的美名,其相信对方的真心也被证明是自欺欺人。肯定了现代恋人理性务实的价值观,影片最佳时有[霸王别姬]人生如戏的深广内蕴又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两位女性,可惜现代戏则丧失大量韵味。

2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说起如花,你记得的是这个,还是那个谐星?

27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几篇批评文献的观点:前97香港对“消失”的焦虑(Ackbar Abbas);怀旧在影像中的公共化具象、民族志凝视与共同体建构(Rey Chow);鬼片中的幽灵爆破均质空洞时间、召唤历史正义(Bliss Cua Lim);后/女权、后/殖民语境下重写Teresa de Lauretis所谓的“俄狄浦斯契约”(David Eng)。

30分钟前
  • Cory
  • 还行

如果我是如花,我宁愿早些转世,因为情已逝,何必追?|| 第二遍观感:--你会为我自杀么?--不会。那你会为我自杀么?--不会。--嗯,对呀,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3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女人为爱可以倾尽所有,在这一点上男人输得一败涂地!

38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人生真应止步于初见。

42分钟前
  • 就叫我荣
  • 推荐

这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唱戏就是把人生拖拖拉拉的痛苦直截了当地给演出来,不过戏演完了还不是人生拖拖拉拉的痛苦?

47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女性在爱情中的决绝和男性在爱情中的苟且被这部电影血淋淋地呈现出来。但是,被这样的女子爱,是一件幸福而可怕的事。

48分钟前
  • 叶子窝
  • 推荐

如花就像很多女子一样 爱到不放手最后也只是希望你过得好就行

50分钟前
  • 幸运遇见你
  • 还行

哥哥风情万种,美到极致。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53年的等待,最后化作一句:誓言幻作烟云字,费尽千般心思;负情是你的名字,错负千般相思。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52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李碧华的爱情模式,得而失才让情更刻骨,碎彻底才让痛更铭心。苟存的12少瑟缩在墙角,一切皆空 。

56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为了哥哥去看的电影,结果喜欢上了阿梅

57分钟前
  • 摇尾巴
  • 力荐

女人总归是要亲眼所见才会相信到头来这一切不过都如此。

1小时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1小时前
  • CiCi
  • 推荐

字幕很亮,“外国王老吉”

1小时前
  • Autoru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